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应用 | 第10-11页 |
1.1.1 钢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10页 |
1.1.2 合金元素在钢铁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 含硼低碳钢材料 | 第11-12页 |
1.2.1 含硼低碳钢的性能特点 | 第11页 |
1.2.2 低碳钢的腐蚀机理 | 第11-12页 |
1.3 钢铁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 第12-16页 |
1.3.1 热浸镀技术 | 第12-13页 |
1.3.2 热喷涂技术 | 第13页 |
1.3.3 电镀技术 | 第13页 |
1.3.4 气相沉积技术 | 第13-14页 |
1.3.5 化学热处理技术 | 第14页 |
1.3.6 阳极氧化技术 | 第14-15页 |
1.3.7 微弧氧化技术 | 第15-16页 |
1.4 低碳钢MAO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钢铁MAO工艺参数探究 | 第20-4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MAO膜层的制备 | 第20-23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0-22页 |
2.2.2 实验设计 | 第22-23页 |
2.2.3 膜层的制备过程 | 第23页 |
2.3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3-26页 |
2.3.1 XRD衍射测试 | 第23页 |
2.3.2 微观结构形貌分析 | 第23-24页 |
2.3.3 电化学实验测试 | 第24页 |
2.3.4 硬度测试 | 第24-25页 |
2.3.5 膜层结合力测试 | 第25页 |
2.3.6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3.7 中性盐雾腐蚀实验 | 第25-26页 |
2.4 正向电压对膜层的影响规律 | 第26-32页 |
2.4.1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第26-29页 |
2.4.2 膜层性能分析 | 第29-32页 |
2.5 脉冲频率对膜层的影响规律 | 第32-38页 |
2.5.1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第32-35页 |
2.5.2 膜层性能分析 | 第35-38页 |
2.6 占空比对膜层的影响规律 | 第38-43页 |
2.6.1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第38-40页 |
2.6.2 膜层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MAO电解液添加剂对膜层性能的影响 | 第44-65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Na_2CO_3及Na_2B_4O_7浓度的选择 | 第44-45页 |
3.3 MAO膜层的制备 | 第45页 |
3.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5页 |
3.3.2 实验设计 | 第45页 |
3.3.3 膜层的制备过程 | 第45页 |
3.4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检测 | 第45-46页 |
3.5 膜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分析 | 第46-57页 |
3.5.1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第46-50页 |
3.5.2 膜层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3.5.3 耐腐蚀性能分析 | 第52-57页 |
3.6 膜层对于低碳钢与AZ91镁合金接触腐蚀的分析 | 第57-61页 |
3.7 Na_2CO_3及Na_2B_4O_7的添加对膜层性能的影响机理 | 第61-6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外加α-Al_2O_3对低碳钢MAO膜层的影响 | 第65-83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膜层的制备 | 第65-66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5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65-66页 |
4.2.3 膜层的制备过程 | 第66页 |
4.3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检测 | 第66页 |
4.4 微观结构成分及性能分析 | 第66-76页 |
4.4.1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第66-71页 |
4.4.2 膜层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4.4.3 耐蚀性能分析 | 第73-76页 |
4.5 外加α-Al_2O_3膜层对于低碳钢与AZ91 镁合金接触腐蚀的影响 | 第76-81页 |
4.6 外加α-Al_2O_3对低碳钢MAO膜层的影响机制 | 第81-8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