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3页 |
1.1 引言 | 第9-12页 |
1.2 化学链技术的发展 | 第12-14页 |
1.3 载氧体研究现状 | 第14-29页 |
1.4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3页 |
第二章 理论部分 | 第43-63页 |
2.1 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 | 第43-52页 |
2.2 配合物结构理论的发展 | 第52-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三章 CuFe_2O_4和CoFe_2O_4载氧体还原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63-75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71页 |
3.3 表面氧与体相晶格氧的反应路径和机理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四章 CuFe_2O_4和CoFe_2O_4载氧体还原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75-93页 |
4.1 计算方法 | 第75-78页 |
4.2 体相晶胞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8-85页 |
4.3 表面弛豫计算结果 | 第85-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
第五章 铁基反尖晶石载氧体还原反应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与预测 | 第93-115页 |
5.1 计算方法 | 第93-94页 |
5.2 载氧体体相晶胞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4-102页 |
5.3 载氧体表面结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2-11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Ca、Ba元素掺杂对Fe_3O_4载氧体活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115-125页 |
6.1 计算方法 | 第115-117页 |
6.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17-12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9页 |
7.1 全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25-127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27页 |
7.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