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1.研究重难点 | 第18-19页 |
2.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 第20-31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内涵解读 | 第20-24页 |
1.日常生活 | 第20-21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界定 | 第21页 |
3.日常化与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内在联系 | 第21-24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24-25页 |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辩证法 | 第25页 |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人全面发展的原理 | 第25-26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必要性 | 第26-31页 |
1.满足群众自觉认知的迫切需求 | 第27-28页 |
2.激励民众崇德向善的现实要求 | 第28页 |
3.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需要 | 第28-29页 |
4.提升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迫切需要 | 第29-31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9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1.宣传工作模式化 | 第31-32页 |
2.群众认知认同有差距 | 第32-33页 |
3.群众精神获得感不强 | 第33页 |
4.知与行脱节严重 | 第33-35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1.创新思维缺失 | 第35-36页 |
2.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存在距离 | 第36页 |
3.日常环境的不良影响 | 第36-37页 |
4.日常化长效机制不完善 | 第37-39页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路径 | 第39-54页 |
(一)注重宣传创新促内化 | 第39-42页 |
1.在通俗性上下功夫 | 第39-40页 |
2.增强宣传的针对性 | 第40-41页 |
3.认识重复的价值 | 第41-42页 |
(二)找准切入点促转化 | 第42-44页 |
1.关注民众现实需求 | 第42-43页 |
2.融入全面深化改革 | 第43页 |
3.深度把握时代特点 | 第43-44页 |
(三)抓好氛围营造促强化 | 第44-48页 |
1.优化家庭环境 | 第44-46页 |
2.优化学校环境 | 第46-47页 |
3.优化社会环境 | 第47-48页 |
(四)健全长效机制促固化 | 第48-54页 |
1.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第48-49页 |
2.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 第49-50页 |
3.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 第50-52页 |
4.完善实践养成机制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