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9页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0.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0.1.2 研究意义第11页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6页
        0.2.1 国内文献第12-14页
        0.2.2 国外文献第14-16页
    0.3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6-18页
        0.3.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0.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0.4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0.4.1 本文创新第18页
        0.4.2 本文不足第18-19页
1 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理论阐释第19-24页
    1.1 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及相关概念区分第19-21页
        1.1.1 普惠金融第19-20页
        1.1.2 小额信贷第20页
        1.1.3 微型金融第20-21页
    1.2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研究第21-24页
        1.2.1 金融发展理论第21-22页
        1.2.2 农村金融理论第22-24页
2 普惠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4-30页
    2.1 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第24-26页
        2.1.1 国内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第24-25页
        2.1.2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第25-26页
    2.2 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第26-30页
        2.2.1 国内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第26-27页
        2.2.2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第27-28页
        2.2.3 各经济体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比较第28-30页
3 测量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实证研究第30-47页
    3.1 因子分析介绍第30-32页
        3.1.1 因子分析概述第30页
        3.1.2 因子分析的步骤第30-31页
        3.1.3 模型参数的统计意义第31-32页
    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实证研究第32-44页
        3.2.1 因子分析的准备第32-34页
        3.2.2 因子分析过程第34-37页
        3.2.3 测算结果及结果分析第37-44页
    3.3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有效性第44-47页
4 影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因素的实证研究第47-55页
    4.1 影响普惠金融发展因素的理论分析第47-49页
        4.1.1 行业因素第47-48页
        4.1.2 社会因素第48页
        4.1.3 宏观因素第48-49页
    4.2 变量选择第49-51页
        4.2.1 因变量第49页
        4.2.2 自变量第49-51页
    4.3 模型构建第51-54页
        4.3.1 时间效应模型第51-52页
        4.3.2 稳健性分析第52-54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54-55页
5 提高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对策建议第55-59页
    5.1 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第55页
    5.2 鼓励金融产品创新第55-56页
    5.3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第56页
    5.4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第56-57页
    5.5 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第57页
    5.6 综合运用货币、财政政策工具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电传感器的太阳辐射跟踪器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添加纳米纤维素提高纸基锂离子电池隔膜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