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筝的传承与开发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9-10页 |
第一章 古筝在历史长河中的足迹 | 第10-12页 |
第一节 古筝的产生 | 第10页 |
第二节 古筝在古代的兴衰历程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新时期古筝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古筝的形制与材质 | 第12-28页 |
第一节 传统古筝的形制与材质 | 第12-19页 |
一、传统古筝的材料与制作工艺 | 第12-13页 |
二、传统古筝形制的演变 | 第13-17页 |
三、探究传统古筝在形制上的审美追求 | 第17-18页 |
四、古筝形制与材料上对音质音色产生影响的部位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古筝在海外的形制发展 | 第19-21页 |
一、日本筝 | 第19-20页 |
二、朝鲜筝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新时期古筝形制的变革 | 第21-26页 |
一、古筝形制改革创新的成果与现况分析 | 第21-25页 |
二、古筝改革创新的动力与阻碍古筝改革创新的因素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古筝的“古韵” | 第28-32页 |
第一节 古色古香的物质文化 | 第28-29页 |
一、古筝的古音古调 | 第28页 |
二、古筝的传统形式美感 | 第28-29页 |
三、古筝木的百年醇香 | 第29页 |
第二节 千古积淀的精神文化 | 第29-31页 |
一、“天人合一” | 第29-30页 |
二、“仁高智远”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古筝开发设计的创新可能性探索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古筝传承与开发设计的方向探索 | 第32-34页 |
一、新时期筝的发展方向 | 第32页 |
二、古筝的使用者及其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三、根据功能需求探索解决方案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可借鉴的其他乐器创新设计案例分析 | 第34页 |
第三节 古筝开发设计中的交互性分析 | 第34-35页 |
一、演奏者与古筝之间的交互性 | 第34-35页 |
二、舞台环境与古筝演奏之间的交互性 | 第35页 |
三、观众与古筝演奏之间的交动性 | 第35页 |
第四节 古筝开发设计中的造型与色彩的设计 | 第35-36页 |
一、精神文化的符号化提取 | 第35页 |
二、经典造型的提炼与创新 | 第35-36页 |
三、根据功能与古筝之韵选择材料 | 第36页 |
四、符合古筝古韵与材料特性的色彩设计 | 第36页 |
五、本次古筝设计的创新之处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