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 第13页 |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第13-17页 |
2.1 植物组织快繁和脱毒 | 第14页 |
2.2 倍性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 第14-15页 |
2.3 种质资源保存 | 第15页 |
2.4 人工种子和突变体植株筛选 | 第15-16页 |
2.5 转基因育种 | 第16-17页 |
3 梨植物组培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4 梨叶片再生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4.1 基础培养基种类对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8-19页 |
4.2 叶片处理、放置方式和暗培养时间对梨再生的影响 | 第19页 |
4.3 激素种类及其配比对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5 梨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不同梨品种继代培养技术的建立和优化 | 第23-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1.2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 第25页 |
1.3 外植体的制备 | 第25页 |
1.4 激素配比对梨扩繁体系的影响 | 第25页 |
1.5 调查统计指标 | 第25-26页 |
1.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2.1 继代培养天数对不同梨品种组培苗增殖和植株高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 激素配比对不同梨品种组培苗芽增殖率和生长高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 培养时间对不同梨品种组培苗褐化和污染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雪花梨'和'京白梨'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3-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34页 |
1.2 梨无菌组培苗的获取 | 第34-35页 |
1.3 梨叶片再生体系建立 | 第35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2.1 叶片再生过程 | 第36页 |
2.2 基础培养基种类和叶片接种方式对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 细胞分裂素种类和生长素种类对梨叶片再生的影响 | 第37-39页 |
2.4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及暗培养时间对梨再生的影响 | 第39-44页 |
2.5 再生芽初代和继代培养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9页 |
全文结论 | 第49-5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