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方法 | 第18-22页 |
一、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二、银行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 第19-22页 |
(一) 规避风险 | 第19页 |
(二) 风险转嫁 | 第19-20页 |
(三) 损失控制 | 第20-21页 |
(四) 自留风险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22-26页 |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 第22页 |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22-23页 |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23-26页 |
(一) 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环境不完善 | 第23-24页 |
(二) 银行风险信息披露不全面,信息不对称 | 第24页 |
(三) 缺乏及时有效沟通 | 第24-25页 |
(四) 信息系统不完善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26-37页 |
一、模型构建要素分析 | 第26-28页 |
(一) 风险控制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能力的识别 | 第26页 |
(二) 风险控制影响因素的具体概念 | 第26-28页 |
二、建立模型关系假设 | 第28-29页 |
三、模型构建 | 第29-30页 |
四、量表设计 | 第30-34页 |
(一) 自变量的测度量表 | 第30-32页 |
(二) 因变量测度量表 | 第32-34页 |
五、作用机理 | 第34-36页 |
六、问卷开发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37-57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37页 |
二、量表检验 | 第37-40页 |
(一) 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二) 效度分析 | 第38-40页 |
三、风险控制影响因素模型的因子分析 | 第40-44页 |
四、风险控制影响因素模型的相关分析 | 第44-46页 |
五、风险控制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检验 | 第46-57页 |
(一) 模型一 | 第46-48页 |
(二) 模型二 | 第48-50页 |
(三) 模型三 | 第50-53页 |
(四) 模型四 | 第53-57页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一、外部监管方面 | 第57-58页 |
二、银行自身 | 第58-60页 |
(一) 建立健全信用评级系统 | 第58页 |
(二) 加强员工培训 | 第58页 |
(三) 建立较为完善的治理架构 | 第58-59页 |
(四) 建立和加强法律风险意识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A、问卷调查 | 第64-67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