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的同一性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哈贝马斯的同一性思想来源 | 第15-22页 |
(一)费希特的自我非我同一 | 第15-16页 |
1、自我非我的知识学 | 第15-16页 |
2、哈贝马斯对费希特的同一性的评析 | 第16页 |
(二)谢林的绝对同一 | 第16-17页 |
1、主体客体的绝对同一性 | 第16-17页 |
2、哈贝马斯对谢林绝对同一性的评析 | 第17页 |
(三)黑格尔的辩证同一性 | 第17-19页 |
1、差别性的辩证同一 | 第18页 |
2、哈贝马斯对黑格尔辩证同一性的评析 | 第18-19页 |
(四)马克思的实践同一性 | 第19-22页 |
1、在实践中自我同一 | 第19-20页 |
2、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实践同一性的评析 | 第20-22页 |
三、哈贝马斯同一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0页 |
(一)同一性的三种类型 | 第22-25页 |
1、自我同一性 | 第22-23页 |
2、集体同一性 | 第23-24页 |
3、理性同一性 | 第24-25页 |
(二)复合社会能否建立同一性 | 第25-27页 |
1、联系的概念 | 第25-26页 |
2、社会一体化 | 第26-27页 |
(三)哈贝马斯同一性思想的特征 | 第27-30页 |
1、矛盾性 | 第28页 |
2、妥协性 | 第28页 |
3、主观性 | 第28-30页 |
四、哈贝马斯同一性思想的内在本质 | 第30-33页 |
(一)交往行动的理论 | 第30-31页 |
(二)生活世界的理论 | 第31-33页 |
五、哈贝马斯同一性思想评析 | 第33-38页 |
(一)哈贝马斯对同一性思想的贡献 | 第33-35页 |
1、扩展了同一性问题的研究视角 | 第33页 |
2、深化了同一性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33-34页 |
3、揭示了现代社会的选择境遇 | 第34-35页 |
(二)哈贝马斯同一性思想的局限性 | 第35-38页 |
1、违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特性 | 第35页 |
2、劳动观念的分歧 | 第35-36页 |
3、否定现实阶级性 | 第36-38页 |
六、同一性理论的现代效用 | 第38-41页 |
(一)理论效用 | 第38-39页 |
1、哲学的任务 | 第38页 |
2、多元的视角 | 第38-39页 |
(二)现实效用 | 第39-41页 |
1、文化的效用 | 第39页 |
2、道德的效用 | 第39-40页 |
3、交往的效用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