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室内定位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2.1 UWB室内信道模型 | 第16-22页 |
2.1.1 UWB简介 | 第16-17页 |
2.1.2 PPM-TH-UWB信号 | 第17-19页 |
2.1.3 UWB室内信道模型 | 第19-22页 |
2.2 室内定位特点 | 第22-23页 |
2.3 常见室内定位方法 | 第23-28页 |
2.3.1 TOA定位方法 | 第24-25页 |
2.3.2 TDOA定位方法 | 第25-26页 |
2.3.3 AOA定位方法 | 第26-27页 |
2.3.4 RSSI定位方法 | 第27页 |
2.3.5 常见定位方法对比 | 第27-28页 |
2.4 定位精度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TDOA方法的非直达波鉴别算法 | 第30-42页 |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30-33页 |
3.1.1 非视距信号传播问题描述 | 第30-31页 |
3.1.2 NLOS误差 | 第31-32页 |
3.1.3 NLOS误差抑制算法 | 第32-33页 |
3.2 基于TDOA定位算法的NLOS误差鉴别 | 第33-41页 |
3.2.1 基于QR分解的最小二乘(QRLS)算法 | 第33-37页 |
3.2.2 基于TDOA残差的NLOS误差鉴别 | 第37-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NLOS误差鉴别的混合定位算法 | 第42-56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42-43页 |
4.2 RSSI定位算法 | 第43-48页 |
4.2.1 LS与Gauss-Newton相结合的RSSI定位算法 | 第43-46页 |
4.2.2 RSSI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46-48页 |
4.3 TDOA/RSSI混合算法 | 第48-55页 |
4.3.1 TDOA和RSSI的加权混合算法 | 第48-51页 |
4.3.2 混合算法的实现 | 第51-52页 |
4.3.3 混合算法性能分析与对比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论文内容回顾 | 第56-57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2-64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4-65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