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3页 |
1.1 光催化材料研究背景 | 第7-12页 |
1.1.1 世界能源现状 | 第7-9页 |
1.1.2 氢能使用现状 | 第9-11页 |
1.1.3 太阳光能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1.2 光电化学分解水 | 第12-16页 |
1.2.1 光电化学分解水原理 | 第12-14页 |
1.2.2 光电极材料 | 第14-16页 |
1.3 氧化铁光阳极 | 第16-21页 |
1.3.1 氧化铁(α-Fe_2O_3)材料 | 第16-19页 |
1.3.2 掺杂在氧化铁光阳极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Ge掺杂对α-Fe_2O_3光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23-39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5页 |
2.2.3 α-Fe_2O_3光阳极的制备及Ge的掺杂 | 第25-26页 |
2.2.4 样品表征 | 第26-27页 |
2.2.5 光阳极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2.3.1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元素情况 | 第28-31页 |
2.3.2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XRD测试结果 | 第31-32页 |
2.3.3 掺杂前后α-Fe_2O_3光阳极的SEM和TEM图 | 第32-34页 |
2.3.4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 | 第34页 |
2.3.5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莫特-肖特基曲线 | 第34-35页 |
2.3.6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电化学阻抗 | 第35-37页 |
2.3.7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活性分析 | 第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WO_3负载对α-Fe_2O_3光阳极性能的影响 | 第39-53页 |
3.1 引言 | 第39-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1页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41-42页 |
3.2.3 α-Fe_2O_3光阳极的制备及WO_3助催化剂的负载 | 第42-43页 |
3.2.4 样品表征 | 第43页 |
3.2.5 光阳极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3.3.1 WO_3助催化剂负载前后α-Fe_2O_3光阳极形貌对比 | 第44-45页 |
3.3.2 不同α-Fe_2O_3光阳极样品的XPS谱图 | 第45-47页 |
3.3.3 不同α-Fe_2O_3光阳极样品的XRD谱图 | 第47-48页 |
3.3.4 不同α-Fe_2O_3光阳极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 | 第48-49页 |
3.3.5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莫特-肖特基曲线 | 第49-50页 |
3.3.6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电化学阻抗 | 第50-51页 |
3.3.7 不同光阳极样品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活性分析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