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2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现状与立法预期存在差距 | 第14-24页 |
2.1 行政执法为主 | 第15-19页 |
2.1.1 选择性执法 | 第15-18页 |
2.1.2 运动式执法 | 第18-19页 |
2.2 司法裁判为辅,救济力度不足 | 第19-24页 |
第三章 既有解决方案对内部环境考察不够 | 第24-32页 |
3.1 既有解决方案效果不及预期 | 第24-26页 |
3.1.1 建立统一的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的方案落地效果差 | 第24-25页 |
3.1.2 完善司法裁判实施细则的方案落地效果差 | 第25-26页 |
3.2 比较研究大于内部考察 | 第26-32页 |
3.2.1 比较研究得出应然方案 | 第26-27页 |
3.2.2 应然方案在实践中遭遇抵制 | 第27-32页 |
第四章 既得利益集团是反垄断法实施的根本障碍 | 第32-40页 |
4.1 既得利益集团与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不一致 | 第32-34页 |
4.2 机构型既得利益集团谋求机构利益国家化制度化 | 第34-36页 |
4.2.1 维持反垄断职权 | 第34-35页 |
4.2.2 固化监管利益 | 第35-36页 |
4.3 公司型既得利益集团利用行业特殊性实施具体垄断行为 | 第36-40页 |
第五章 解决方案 | 第40-50页 |
5.1 关注解决问题的内生性因素,研究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案 | 第40-41页 |
5.2 以职能优化为原则,统一配置机构人员 | 第41-43页 |
5.3 以行为豁免为常态,破除公司型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 第43页 |
5.4 以提高救济力度为目的,建立反垄断民事集体诉讼制度 | 第43-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