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HDS催化剂活性相的理论结构模型 | 第10-13页 |
1.3 负载型MoS_2 基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相调控的意义 | 第13-15页 |
1.3.1 MoS_2 活性相片层长度调控的意义 | 第13页 |
1.3.2 MoS_2 堆垛层数调控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3 MoS_2 活性相片层轮廓外形调控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4 MoS_2 片层的弯曲度调控的意义 | 第15页 |
1.4 HDS催化剂活性相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MoS_2活性相的基础二维度形貌调控研究 | 第18-56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8-24页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 第19-20页 |
2.2.3 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2页 |
2.2.4 催化剂的处理 | 第22页 |
2.2.5 硫化条件影响的考察 | 第22页 |
2.2.6 主要分析表征手段 | 第22-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55页 |
2.3.1 载体的影响 | 第24-27页 |
2.3.2 MoS_2 负载量的影响 | 第27-33页 |
2.3.3 前驱物种的影响 | 第33-38页 |
2.3.4 硫化温度的影响(AHM前驱物) | 第38-42页 |
2.3.5 助剂的影响 | 第42-48页 |
2.3.6 不同条件下制得催化剂MoS_2 加氢活性相的形貌参数汇总 | 第48-55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三章 MoS_2 活性相的弯曲结构调控研究 | 第56-89页 |
3.1 前言 | 第56-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7页 |
3.2.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 第57页 |
3.2.3 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 | 第57-59页 |
3.2.4 催化剂的处理及硫化条件 | 第59页 |
3.2.5 主要分析表征手段 | 第59-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87页 |
3.3.1 AHM前驱物 | 第60-71页 |
3.3.2 ATM前驱物 | 第71-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MoS_2 活性相的轮廓外形调控研究 | 第89-127页 |
4.1 前言 | 第89-9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0-91页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90页 |
4.2.2 实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 第90页 |
4.2.3 HF化学刻蚀法载体处理工艺条件 | 第90-91页 |
4.2.4 主要分析表征手段 | 第9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1-125页 |
4.3.1 AHM前驱物 | 第91-104页 |
4.3.2 ATM前驱物 | 第104-12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