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管道失效概率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腐蚀管道剩余寿命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于故障树的腐蚀海底管道失效概率模型 | 第15-36页 |
2.1 海底管道失效故障树的建立 | 第15-23页 |
2.1.1 故障树分析的原理及程序 | 第15-17页 |
2.1.2 海底管道失效故障树的建立 | 第17-23页 |
2.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专家能力权重 | 第23-30页 |
2.2.1 AHP层次模型确定专家能力权重 | 第24-27页 |
2.2.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第27-30页 |
2.3 模糊数学计算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 | 第30-34页 |
2.3.1 自然语言转化为模糊数 | 第30-33页 |
2.3.2 模糊数转化为模糊失效概率FFR | 第33-34页 |
2.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腐蚀海底管道剩余强度分析 | 第36-60页 |
3.1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6-44页 |
3.1.1 材料的非线性分析 | 第37-39页 |
3.1.2 失效准则 | 第39-41页 |
3.1.3 有限元建模 | 第41-44页 |
3.2 单腐蚀海底管道剩余强度分析 | 第44-51页 |
3.2.1 缺陷参数对失效压力的影响 | 第44-49页 |
3.2.2 失效压力的拟合公式 | 第49-51页 |
3.3 双腐蚀海底管道剩余强度分析 | 第51-54页 |
3.3.1 轴向双腐蚀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51-53页 |
3.3.2 环向双腐蚀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53-54页 |
3.4 与DNV RP-F10 的对比分析 | 第54-58页 |
3.4.1 DNV RP-F101评价方法 | 第54-57页 |
3.4.2 与有限元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3.5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腐蚀海底管道剩余寿命预测 | 第60-71页 |
4.1 剩余寿命预测的基本思路 | 第60-63页 |
4.2 BP神经网络预测腐蚀速率 | 第63-70页 |
4.2.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 第63-66页 |
4.2.2 BP神经网络参数设计 | 第66-68页 |
4.2.3 BP神经网络预测腐蚀速率 | 第68-70页 |
4.3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腐蚀海底管道剩余寿命预测 | 第71-81页 |
5.1 遗传算法的原理 | 第71-73页 |
5.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71页 |
5.1.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71-72页 |
5.1.3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72-73页 |
5.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 | 第73-77页 |
5.2.1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流程 | 第73-74页 |
5.2.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74-76页 |
5.2.3 GA-BP神经网络预测腐蚀速率 | 第76-77页 |
5.3 延长海底管道使用寿命的方法 | 第77-79页 |
5.4 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