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1 高炉铁口及炮泥 | 第13-15页 |
1.1.1 高炉铁口 | 第13-14页 |
1.1.2 高炉炮泥 | 第14-15页 |
1.1.3 炮泥的功能 | 第15页 |
1.2 炮泥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内炮泥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国外炮泥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 炮泥损毁机理 | 第19-21页 |
1.3.1 热机械作用损毁机理 | 第19-20页 |
1.3.2 化学侵蚀作用损毁机理 | 第20-21页 |
1.4 炮泥组成和炮泥生产工艺 | 第21-24页 |
1.4.1 炮泥基础原料 | 第21-22页 |
1.4.2 炮泥结合剂 | 第22页 |
1.4.3 炮泥添加剂 | 第22-23页 |
1.4.4 炮泥生产工艺 | 第23-24页 |
1.5 炮泥评价方法 | 第24-28页 |
1.5.1 炮泥可塑性评价 | 第24-27页 |
1.5.2 炮泥环保性评价 | 第27-28页 |
1.6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设计 | 第29-36页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9-30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2.2.1 试样制备 | 第30-33页 |
2.2.2 材料性能及结构表征 | 第33-36页 |
第3章 液态环保树脂对无水炮泥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6-44页 |
3.1 液态环保树脂加入量对无水炮泥可塑性的影响 | 第36页 |
3.2 热处理温度对无水炮泥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 液态环保树脂加入量对无水炮泥常规性能及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1 无水炮泥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 | 第38-39页 |
3.3.2 无水炮泥线的线变化率 | 第39-40页 |
3.3.3 无水炮泥的常温耐压强度 | 第40页 |
3.3.4 无水炮泥的高温抗折强度 | 第40-41页 |
3.4 液态环保树脂加入量对无水炮泥抗渣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 液态环保树脂加入量对无水炮泥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树脂粉对无水炮泥和水基炮泥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4.1 树脂粉加入量对炮泥可塑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 树脂粉加入量对炮泥常规性能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4.2.1 炮泥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 | 第45页 |
4.2.2 炮泥的线变化率 | 第45-46页 |
4.2.3 炮泥的常温耐压强度 | 第46-47页 |
4.2.4 炮泥的高温抗折强度 | 第47-48页 |
4.3 树脂粉加入量对炮泥抗渣性的影响 | 第48页 |
4.4 树脂粉加入量对炮泥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含硼添加物对无水炮泥和水基炮泥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50-63页 |
5.1 含硼添加物加入量对炮泥可塑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 含硼添加物加入量对炮泥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 含硼添加物加入量对炮泥常规性能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 | 第52-56页 |
5.3.1 炮泥的体积密度与显气孔率 | 第52-53页 |
5.3.2 炮泥的线变化率 | 第53-54页 |
5.3.3 炮泥的常温耐压强度 | 第54-55页 |
5.3.4 炮泥的高温抗折强度 | 第55-56页 |
5.4 含硼添加物加入量对炮泥抗渣性的影响 | 第56-59页 |
5.5 含硼添加物加入量对炮泥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9-62页 |
5.6 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剪切实验法评价炮泥可塑性 | 第63-71页 |
6.1 剪切实验法 | 第63-67页 |
6.1.1 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炮泥可塑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6.1.2 剪切实验法和马夏值测定法实验对比 | 第64-65页 |
6.1.3 剪切实验法评价炮泥最佳可塑性 | 第65-67页 |
6.2 炮泥实验对比 | 第67-69页 |
6.3 炮泥环保型评价 | 第69页 |
6.4 小结 | 第69-7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