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15-24页 |
一、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5-18页 |
(一)南斯拉夫民族问题 | 第16-17页 |
(二)南斯拉夫社会建设中的人道主义实践 | 第17-18页 |
二、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理论背景 | 第18-22页 |
(一)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启示 | 第18-20页 |
(二)马尔科维奇对斯大林本体论的怀疑 | 第20-21页 |
(三)卢卡奇对自然辩证法的批判 | 第21-22页 |
注释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内容 | 第24-39页 |
一、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内涵 | 第24-31页 |
(一)辩证法的实践意义 | 第24-27页 |
(二)辩证法与人之自我实现 | 第27-31页 |
二、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原则 | 第31-33页 |
(一)总体性原则 | 第31页 |
(二)历史性原则 | 第31-32页 |
(三)自决原则 | 第32页 |
(四)矛盾原则 | 第32-33页 |
(五)超越原则 | 第33页 |
三、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实质 | 第33-37页 |
(一)马尔科维奇的人的存在辩证法 | 第33-35页 |
(二)马尔科维奇的否定式批判 | 第35-37页 |
注释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评价及现实启示 | 第39-48页 |
一、对于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主义辩证法思想的评价 | 第39-44页 |
(一)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9-43页 |
(二)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二、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44-47页 |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 第44-45页 |
(二)对人与他人和自然社会关系的启示 | 第45页 |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