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2页 |
§1.1 离子液体研究背景 | 第17-24页 |
§1.1.1 离子液体基本性质及应用 | 第17-19页 |
§1.1.2 离子液体/金属电极界面的研究 | 第19-23页 |
§1.1.3 离子液体阴极过程的研究 | 第23-24页 |
§1.2 拉曼光谱简介 | 第24-27页 |
§1.2.1 拉曼光谱的产生 | 第24-25页 |
§1.2.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第25-26页 |
§1.2.3 电子增强拉曼散射 | 第26-27页 |
§1.3 电子溢出与SPR | 第27-33页 |
§1.3.1 电子溢出 | 第27-29页 |
§1.3.2 电子溢出长度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1.3.3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及其应用 | 第31-33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设想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2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42-50页 |
§2.1 实验试剂与气体 | 第42-43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42-43页 |
§2.1.2 气体 | 第43页 |
§2.2 电极与电解池 | 第43-45页 |
§2.2.1 电极 | 第43页 |
§2.2.2 电解池 | 第43-45页 |
§2.3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45-49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2.3.2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电子溢出和SPR对阴极电化学反应的影响 | 第50-79页 |
§3.1 氧化还原物种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过程 | 第50-61页 |
§3.1.1 氧化还原物种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51-56页 |
§3.1.2 氧化还原物种在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56-59页 |
§3.1.3 光照对分子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59-61页 |
§3.2 光照(SPR)对乙腈阴极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3.3 纯离子液体极负电位下电化学反应研究 | 第62-76页 |
§3.3.1 电子溢出对离子液体阴极过程的影响 | 第62-67页 |
§3.3.2 电子溢出与SPR协同作用对EMITFSI阴极过程的影响 | 第67-72页 |
§3.3.3 电子溢出和SPR协同作用对咪唑类离子液体阴极过程的影响 | 第72-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第四章 极负电势下离子液体拉曼光谱研究 | 第79-110页 |
§4.1 EMITFSI在Ag电极上的EC-SERS研究 | 第79-94页 |
§4.1.1 EMITFSI电化学循环伏安表征及拉曼谱峰归属 | 第79-82页 |
§4.1.2 不同处理的SERS基底对EMITFSI的EC-SERS的影响 | 第82-89页 |
§4.1.3 不同含水量的EMITFSI的EC-SERS的研究 | 第89-91页 |
§4.1.4 激发光波长对EMITFSI的EC-SERS的影响 | 第91-93页 |
§4.1.5 EMITFSI/Ag体系的电化学紫外可见吸收反射光谱 | 第93-94页 |
§4.2 EMITFSI在Ag电极上阴极产物与过程的研究 | 第94-102页 |
§4.2.1 EMITFSI的电化学常规拉曼光谱 | 第96-98页 |
§4.2.2 EMITFSI阴极还原产物峰归属和机理探讨 | 第98-102页 |
§4.3 Au电极上EMITFSI的EC-SERS研究 | 第102-104页 |
§4.4 Ag电极上OMITFSI的EC-SERS研究 | 第104-10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不同粒径Ag纳米粒子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 | 第110-119页 |
§5.1 Ag-NPs电极的制备 | 第110-112页 |
§5.2 电极表面纳米粒子的修饰 | 第112-114页 |
§5.3 EMITFSI在不同粒径Ag-NPs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114-11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