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取水工程论文

淮安市饮用水源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对策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全国水资源现状第12页
    1.2 饮用水源地保护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1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7页
        1.3.2 国外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页
        1.5.2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第22-36页
    2.1 淮安市概况第22-26页
        2.1.1 地理位置第22页
        2.1.2 土壤植被状况第22-23页
        2.1.3 气候特征第23页
        2.1.4 水资源情况第23-26页
    2.2 淮安市饮用水源概况第26-30页
        2.2.1 淮安市饮用水源分布情况第26-27页
        2.2.2 淮安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第27页
        2.2.3 淮安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管情况第27-30页
    2.3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第30-36页
        2.3.1 监测断面第30-31页
        2.3.2 分析方法第31页
        2.3.3 评价方法第31-32页
        2.3.4 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常规项目水质评价(2011-2015年)第32-33页
        2.3.5 淮安市二河水源地月度水质评价(2015年)第33页
        2.3.6 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水质评价(2015年)第33-34页
        2.3.7 变化趋势分析方法第34-36页
第三章 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第36-44页
    3.1 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常规项目水质评价结果(2011-2015年)第36-37页
    3.2 淮安市二河水源地月度水质评价结果(2015年)第37-38页
    3.3 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水质评价结果(2015年)第38页
    3.4 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趋势分析第38-39页
    3.5 主要污染因子浓度变化趋势分析第39-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四章 淮安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影响因素分析第44-56页
    4.1 水源地污染源调查第44-51页
        4.1.1 调查范围及内容第44-45页
        4.1.2 点源调查第45-46页
        4.1.3 面源调查第46-49页
        4.1.4 内源调查第49-51页
    4.2 入河水质评价第51-53页
    4.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第53-54页
    4.4 备用水源地水质调查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淮安市饮用水源保护措施与建议第56-64页
    5.1 开展污染源整治第56页
    5.2 完善环境监控体系第56-59页
        5.2.1 水质自动监测第56-58页
        5.2.2 视频在线监控第58页
        5.2.3 水源地预警监测第58-59页
    5.3 构建应急保障体系第59-61页
        5.3.1 编制应急预案第59页
        5.3.2 完善应急预案第59-60页
        5.3.3 演练应急预案第60-61页
        5.3.4 执行应急预案第61页
    5.4 备用水源地建设第61-62页
        5.4.1 京杭大运河和白马湖水源地第61页
        5.4.2 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第61-62页
        5.4.3 备用水源地建设方面第62页
    5.5 建设综合管理体系第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4-66页
    6.1 全文结论第64页
    6.2 研究特色与不足第64-66页
        6.2.1 研究特色第64页
        6.2.2 不足之处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附录第72-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市湖山休闲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盐城市大中镇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