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权问题的产生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反收购价值之争 | 第13-17页 |
一、反收购存在的起因 | 第13-15页 |
二、反收购的作用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反收购措施合法性之争 | 第17-21页 |
一、反收购常用措施 | 第17-20页 |
二、可以采取的反收购措施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反收购措施决策权之争 | 第21-25页 |
一、股东大会当然享有反收购决策权 | 第21-22页 |
二、董事会享有有限的反收购决策权 | 第22-23页 |
三、反收购决策权之争的本质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国外反收购决策权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第25-38页 |
第一节 美国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25-29页 |
一、管理层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25-27页 |
二、美国反收购决策权模式的成因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欧盟国家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29-38页 |
一、欧盟反收购指令确定的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29-33页 |
二、德国的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33-34页 |
三、英国的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34-38页 |
第三章 我国适合采取的反收购决策权模式 | 第38-48页 |
第一节 从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分析 | 第38-42页 |
一、股东和董事的控制权分配 | 第38-39页 |
二、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 | 第39-41页 |
三、公司治理控制权配置趋势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从公司外部控制方面分析 | 第42-45页 |
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及平衡相关者利益的要求 | 第42-43页 |
二、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 第43-45页 |
第三节 从决策权主体方面分析 | 第45-48页 |
一、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策方式考虑 | 第45-46页 |
二、从股东和董事的决策能力考虑 | 第46-47页 |
三、从对决策主体的控制考虑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