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量子点及量子点掺杂光纤增益器件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光纤放大器第10-17页
        1.1.1 光纤通信第10-12页
        1.1.2 光放大器第12-14页
        1.1.3 光放大器的分类第14-15页
        1.1.4 掺铒光纤放大器第15-17页
    1.2 量子点材料第17-21页
        1.2.1 量子点的能级结构第18-19页
        1.2.2 量子点的特性第19-20页
        1.2.3 量子点的制备第20-21页
    1.3 量子点掺杂光纤第21-23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6页
第二章 量子点的带隙及QDF增益器件的基本原理第26-33页
    2.1 量子点的带隙第26-27页
    2.2 QDF增益器件的基本原理第27-32页
        2.2.1 QDFA的工作原理第27-30页
        2.2.2 QDFL的工作原理第30-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表面极化效应对量子点带隙和吸收峰波长的影响第33-46页
    3.1 量子点的表面极化效应第33-34页
        3.1.1 量子点表面极化效应的定义第33页
        3.1.2 量子点表面极化效应的研究现状第33-34页
    3.2 像电荷法处理表面极化效应第34-37页
        3.2.1 像电荷的大小和位置第34-36页
        3.2.2 电子-空穴对的修正势能第36-37页
    3.3 有效质量模型求解量子点的带隙第37-39页
        3.3.1 激子薛定谔方程第37-38页
        3.3.2 微扰法求解激子的基态能量第38-39页
    3.4 表面极化效应对量子点带隙和第一吸收峰波长的影响第39-45页
        3.4.1 不同本底中量子点的表面极化效应第39-43页
        3.4.2 不同尺寸量子点的表面极化效应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量子点掺杂光纤增益器件的数值模拟第46-57页
    4.1 参数的计算第46-51页
        4.1.1 重叠因子第46-47页
        4.1.2 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第47-48页
        4.1.3 弯曲损耗第48-49页
        4.1.4 实际计算参数第49-51页
    4.2 QDFA的数值模拟第51-55页
        4.2.1 泵浦光功率沿光纤的传输第51页
        4.2.2 QDFA光谱放大特性第51-53页
        4.2.3 QDFA增益阈值功率第53-55页
    4.3 QDFL的输出特性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60页
    5.1 全文总结第57-58页
    5.2 研究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bS量子点近红外宽带光纤通信放大器实验研究
下一篇:压电薄膜/弹性基底结构的屈曲分析及Stoney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