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2页 |
2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1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1.1 农村互助养老 | 第22-23页 |
2.1.4 整合型农村养老服务 | 第23页 |
2.2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福利多元主义 | 第23-25页 |
2.2.2 积极老龄化理论 | 第25页 |
2.2.3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5-27页 |
3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以河北省肥乡县为例 | 第27-63页 |
3.1 我国互助养老服务实践现状 | 第27-30页 |
3.1.1 肥乡、济宁“互助幸福院”模式 | 第27页 |
3.1.2 上海“老年生活护理”互助养老模式 | 第27-28页 |
3.1.3 铜陵“兴趣纽带”互助养老模式 | 第28页 |
3.1.4 武汉“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 第28页 |
3.1.5 新洲“互助协会”养老模式 | 第28-30页 |
3.2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以河北省肥乡县为例 | 第30-63页 |
3.2.1 河北省肥乡县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第30-51页 |
3.2.2 河北省肥乡县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第51-56页 |
3.2.3 河北省肥乡县互助养老服务供需问题 | 第56-60页 |
3.2.4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需问题成因分析 | 第60-63页 |
4 其他省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第63-66页 |
4.1 山东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第63-64页 |
4.1.1 “扶贫+互助” | 第63页 |
4.1.2 社会志愿组织参与互助养老 | 第63-64页 |
4.1.3 开展公益护理技能培训 | 第64页 |
4.1.4 家庭互助式养老 | 第64页 |
4.2 湖北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经验及启示 | 第64-66页 |
4.2.1 专职护理与互助服务相结合 | 第64-65页 |
4.2.2 改革农村福利院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 第65页 |
4.2.3 建立帮扶机制 | 第65页 |
4.2.4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 | 第65-66页 |
5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改进对策 | 第66-80页 |
5.1 整合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 第66-70页 |
5.1.1 整合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设计 | 第66-68页 |
5.1.2 整合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特点 | 第68-70页 |
5.2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路径优化 | 第70-80页 |
5.2.1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实施路径 | 第70-73页 |
5.2.2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路径优化 | 第73-80页 |
6 总结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后记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