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应用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5-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6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4.1 创新点第16页
        1.4.2 不足之处第16-17页
2 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应用中的相关理论第17-24页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18页
    2.2 第三方信息理论第18-21页
        2.2.1 税收信息第18-19页
        2.2.2 第三方信息第19页
        2.2.3 第三方涉税信息第19-21页
    2.3 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第21-24页
        2.3.1 强化组织收入,增强税收预测准确性第22页
        2.3.2 优化税收征管模式第22页
        2.3.3 创优高效纳税服务第22-23页
        2.3.4 降低征纳风险,提高执法规范性第23-24页
3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的设计与构建第24-29页
    3.1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创建与数据采集第24-26页
        3.1.1 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的创建第24页
        3.1.2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处理内容及规则第24-25页
        3.1.3 袁州区第三方数据分析方式第25-26页
    3.2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应用情况第26-27页
    3.3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平台运行取得的成效第27-29页
        3.3.1 税收征管水平明显提高第27页
        3.3.2 提高了税收分析的准确度第27-28页
        3.3.3 增强了纳税评估的针对性第28页
        3.3.4 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初步建立第28-29页
4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29-36页
    4.1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4.1.1 第三方涉税数据来源不稳定第29页
        4.1.2 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第29-30页
        4.1.3 业务与技术融合程度不高第30-31页
        4.1.4 第三方信息应用效果不明显第31页
    4.2 袁州区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6页
        4.2.1 缺乏法律支撑第31-32页
        4.2.2 信息应用支持力度不够第32-34页
        4.2.3 应用推广不够重视第34页
        4.2.4 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第34-36页
5 完善第三方涉税数据平台应用的建议第36-41页
    5.1 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法律制度第36-37页
    5.2 完善分析应用机制第37-38页
        5.2.1 加强信息化投入,发挥数据分析效能第37页
        5.2.2 强化人才培养,优化数据收集第37-38页
        5.2.3 规范信息应用,注重安全保护第38页
    5.3 提高第三方数据应用水平第38-39页
        5.3.1 提高管理水平,防范执法风险第38页
        5.3.2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挖掘数据应用潜力第38-39页
        5.3.3 建立第三方报告制度第39页
    5.4 打造信用体系建设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参与式预算的对策思考--基于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实践
下一篇:工业园区城镇土地使用税研究--以宜春经济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