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革命统一战线论文

抗战时期谢觉哉统一战线思想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8-17页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第8-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三)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四) 研究重难点、不足之处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五)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抗战时期谢觉哉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7-23页
    (一) 国际环境第17-18页
    (二) 国内背景第18-23页
        1. 国共两党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第18-19页
        2.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个阶层实行全面抗战第19-21页
        3. 抗战初期兰州的斗争形势第21-23页
二、抗战时期谢觉哉统战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23-27页
    (一) 谢觉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第23-24页
    (二) 谢觉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形成第24-26页
    (三) 谢觉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第26-27页
三、抗战时期谢觉哉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7-36页
    (一) 国共合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27-29页
        1. 阐明了开展上层与下层统战工作的困难第27-29页
        2. 提出了开展国民党统战工作的原则和方针第29页
    (二) 民运乃是抗战的中坚力量第29-31页
        1. 关注和重视民运的发展第30-31页
        2. 提出发展民运的方针和方法第31页
    (三) 民族问题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方面第31-34页
        1. 揭示民族平等的重要性第32页
        2. 提出正确的民族政策第32-34页
    (四) 妇女是统一战线不可忽略的部分第34-36页
        1. 对妇女在抗战中重要性的揭示第34页
        2. 在如何开展妇女运动上的独到见解第34-36页
四、抗战时期谢觉哉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特点第36-41页
    (一) 团结与斗争相统一第36-38页
    (二)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第38-40页
        1. 坚持党的统战政策第38-39页
        2. 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多样的统战方法第39-40页
    (三)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第40-41页
        1. 注重实地考察,提出科学理论第40-41页
        2. 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第41页
五、抗战时期谢觉哉统战思想的意义第41-49页
    (一) 抗日战争时期谢觉哉统战思想的历史意义第42-44页
        1. 毛泽东统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2-43页
        2. 争取一切可能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第43-44页
    (二) 抗日战争时期谢觉哉统战思想的现实启示第44-49页
        1. 统战工作应做好民族统战第45页
        2. 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第45-47页
        3. 统战工作必须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的社会救济制度初探
下一篇: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人的制度支持研究--基于大理新村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