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网络服务商、网络隐私权的界定与网路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第10-19页
    (一) 网络服务商的界定第10-11页
        1. 网络服务商的概念第10页
        2. 网络服务商的类型第10-11页
    (二) 网络隐私权的界定第11-15页
        1.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第12-13页
        2.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特性第13-15页
    (三)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分析第15-19页
        1.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第15-17页
        2.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行为的原因分析第17-19页
二、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与抗辩事由第19-25页
    (一)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应然选择第19-21页
        1. 从现行立法的一般原则出发而进行分析第20-21页
        2. 从互联网技术发展水平的角度而进行的论证第21页
    (二)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构成要件第21-22页
        1.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第21-22页
        2. 网络服务商的主观过错第22页
        3.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损害事实第22页
        4.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22页
    (三) 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责任抗辩事由第22-25页
        1.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借鉴美国关于“避风港规则”的适用分析第23-24页
        2.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借鉴美国“红旗规则”的适用分析第24-25页
三、我国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制度的立法缺陷第25-27页
    (一) 立法上“通知规则”中通知方式的遗漏第25页
    (二) “反提示规则”和“提示担保规则”的立法缺位第25-26页
    (三) 对于网络服务商的类型界定不明第26-27页
四、我国网络服务商侵犯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7-32页
    (一) 完善“通知+删除”规则的适用第28-29页
    (二) 填补“反提示规则”和“提示担保规则”的立法空白第29-30页
    (三) 立法上明晰网络服务商的类别第30-32页
结语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38页
附录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VM文件系统混合日志机制研究
下一篇:IL-1Ra调控人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