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绪论 | 第13-20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7页 |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7-20页 |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 2.3 评述和展望 | 第23-25页 |
| 3 数据来源和研究区域 | 第25-30页 |
| 3.1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 3.2 研究区域现状 | 第26-30页 |
| 4 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综合测度 | 第30-41页 |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1页 |
| 4.2 非期望产出的包络分析模型 | 第31-32页 |
| 4.3 综合效率 | 第32-34页 |
| 4.4 纯技术效率 | 第34-37页 |
| 4.5 规模效率 | 第37-41页 |
| 5 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 | 第41-50页 |
| 5.1 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高/低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 5.2 综合效率时空格局 | 第42-44页 |
| 5.3 纯技术效率时空格局 | 第44-47页 |
| 5.4 规模效率时空格局 | 第47-50页 |
| 6 中国省域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50-55页 |
| 6.1 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 | 第50页 |
| 6.2 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50-52页 |
| 6.3 SLM和SEM的Hausman检验结果 | 第52-55页 |
| 7 结论和讨论 | 第55-58页 |
| 7.1 结论 | 第55-57页 |
| 7.2 讨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在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