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沟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融冰技术方案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小结 | 第12-14页 |
第2章 导线覆冰特征和融冰条件分析 | 第14-23页 |
2.1 导线覆冰的形状特征 | 第14-17页 |
2.2 短路电流融冰的条件分析 | 第17-20页 |
2.3 临界融冰电流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3.1 临界融冰电流的计算 | 第20-21页 |
2.3.2 临界融冰电流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交流电流融冰技术分析 | 第23-28页 |
3.1 直流短路融冰对比 | 第23页 |
3.2 交流短路融冰的电流、电源容量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3.3 交流短路电流融冰的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3.3.1 融冰时间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3.3.2 交流融冰导线温度的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第4章 骆驼沟风电场融冰方案设计 | 第28-43页 |
4.1 融冰方案编制原则 | 第28-29页 |
4.1.1 编制方案前的准备 | 第28页 |
4.1.2 融冰时停电范围需限制 | 第28页 |
4.1.3 其他需要注意情况 | 第28-29页 |
4.2 融冰技术方案 | 第29-31页 |
4.3 骆驼沟风电场集电线路融冰方案 | 第31-43页 |
4.3.1 交流短路融冰方案中短路电流的计算 | 第31-34页 |
4.3.2 具体实施方案 | 第34-4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