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背景 | 第11-14页 |
1.1.1 生物柴油的性质与优点 | 第11-12页 |
1.1.2 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流程及原理 | 第12-13页 |
1.1.3 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 第13-14页 |
1.2 微藻的特点及油脂积累的优缺点 | 第14-18页 |
1.2.1 微藻的主要特点 | 第15页 |
1.2.2 微藻积油的原理 | 第15-17页 |
1.2.3 微藻积油的优点 | 第17页 |
1.2.4 微藻积油的不足 | 第17-18页 |
1.3 影响微藻积累油脂的因素 | 第18-19页 |
1.3.1 光照强度 | 第18页 |
1.3.2 温度 | 第18页 |
1.3.3 pH | 第18页 |
1.3.4 氮 | 第18-19页 |
1.3.5 磷 | 第19页 |
1.3.6 碳 | 第19页 |
1.4 微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 第19-22页 |
1.4.1 开放式反应器 | 第19-20页 |
1.4.2 封闭式反应器 | 第20-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2-2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室外四季中起始浓度及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厚度对C. pamirum的影响 | 第23-36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培养基 | 第24-25页 |
2.2.2 室内实验藻种制备及培养方法 | 第25页 |
2.2.3 室外实验藻种处理及接种 | 第25-26页 |
2.2.4 干重的测量 | 第26页 |
2.2.5 OD_(550)(550nm处的光密度)的测定 | 第26页 |
2.2.6 叶绿素的测定 | 第26页 |
2.2.7 粗脂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8 蛋白质的测定 | 第27页 |
2.2.9 光合放氧速率的测定 | 第27页 |
2.2.10 比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生产率的计算 | 第27页 |
2.3 结果 | 第27-34页 |
2.3.1 室外四季不同接种密度和不同厚度的光生物反应器对帕米尔绿球藻生长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2 室外四季不同接种密度和不同厚度的光生物反应器对帕米尔绿球藻叶绿素,蛋白质和油脂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3 室外四季不同接种密度和不同厚度的光生物反应器对帕米尔绿球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 讨论 | 第34-35页 |
2.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厚度对帕米尔绿球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 第36-56页 |
3.1 秋季中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厚度对帕米尔绿球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 第36-45页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3.1.3 结果 | 第38-44页 |
3.1.4 讨论 | 第44页 |
3.1.5 小结 | 第44-45页 |
3.2 冬季中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厚度对帕米尔绿球藻的光合放氧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 第45-56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3.2.3 结果 | 第46-54页 |
3.2.4 讨论 | 第54-55页 |
3.2.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