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3页
    一、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0-11页
    二、研究内容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四、研究目的第12-13页
第一章 五台山图的产生第13-28页
    第一节 文殊信仰与五台山图第13-19页
        (一)文殊信仰与文殊形象第13-17页
        (二)五台山图的出现第17-18页
        (三)五台山图的分布状况第18-19页
    第二节 五台山图的底本来源第19-20页
    第三节 莫高窟中的五台山图第20-28页
        (一)莫高窟中五台山图的基本样式第21-24页
        (二)第61窟的历史背景与开凿年代第24-25页
        (三)第61窟的内部结构与空间关系第25-26页
        (四)五台山图的性质和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的艺术表现第28-47页
    第一节 第61窟《五台山图》图像分析第28-37页
        (一)构图方式第28-29页
        (二)画面内容呈现第29-32页
        (三)五台山图中的历史建筑第32-37页
    第二节 第61窟《五台山图》的叙事特征第37-40页
        (一)舆图功能及视觉传统第37-38页
        (二)仪式空间与观看之道第38-39页
        (三)图文交互中的价值衍生第39-40页
    第三节 第61窟《五台山图》瑞现分析第40-45页
        (一)菩萨诸天赴会瑞现与毒龙瑞现第40-43页
        (二)文殊化现老人第43页
        (三)狮子第43-44页
        (四)灵鸟、金桥第44-45页
    第四节 “新样”文殊变与61窟《五台山图》第45-47页
第三章 五台山图的文化艺术价值第47-52页
    第一节 艺术审美价值第47-48页
    第二节 宗教文化价值第48-50页
    第三节 历史文化价值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目标系统论的跨屏界面设计研究
下一篇:冗余自由度机械臂人机交互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