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论表现性绘画中的艺术自觉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 课题目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1-12页
    1.4 文章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表现性绘画的认知、基本内涵与表达方式第14-19页
    2.1 表现性绘画的认知概念第14-16页
        2.1.1 关于表现性绘画的认识第14-15页
        2.1.2 表现性绘画元素的内涵第15-16页
    2.2 表现性绘画元素的精神内涵和特征第16-17页
        2.2.1 主观追求物象内在真实第16-17页
        2.2.2 艺术形式与情感结合第17页
    2.3 表现性绘画元素的物质表达方式第17-19页
        2.3.1 绘画创作中形色关系第17-18页
        2.3.2 主观精神去感受绘画材料及绘画方式第18-19页
第三章 艺术自觉状态的的精神历程第19-25页
    3.1 从认知到感知,从再现到表现第19-21页
        3.1.1 艺术认知到感知第19-20页
        3.1.2 从再现到表现艺术创作第20-21页
    3.2 主体审美自觉的表现性倾向第21-23页
        3.2.1 审美自觉的主体——人第21-22页
        3.2.2 审美自觉表现性心理倾向第22-23页
    3.3 以文化自觉促进艺术自觉的社会背景第23-25页
        3.3.1 文化自觉第23页
        3.3.2 艺术自觉第23-25页
第四章 中西方表现性绘画探源以及发展状态第25-37页
    4.1 西方表现主义的源起及发展第25-27页
        4.1.1 表现主义第25-26页
        4.1.2 抽象表现主义第26页
        4.1.3 新表现主义第26-27页
    4.2 西方表现主义代表艺术家案例简析第27-31页
        4.2.1 表现主义先驱——梵高第27-28页
        4.2.2 爱德华·蒙克——用心灵在创作的表现主义大师第28-30页
        4.2.3 安塞姆·基弗——个人情感与历史追思的深刻演绎第30-31页
    4.3 中国表现性绘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第31-33页
        4.3.1 中国传统的表现性绘画理论第31-32页
        4.3.2 中国当代表现性绘画形成及发展第32-33页
    4.4 中国表现性绘画代表艺术家案例分析第33-37页
        4.4.1 八大山人——以书入画文人画代表第33-34页
        4.4.2 林风眠——中西表现主义结合的探索第34-36页
        4.4.3 尚扬——“与时俱进”的表现主义油画家第36-37页
第五章 中西表现性绘画差异及当代思考第37-44页
    5.1 西方表现主义与中国表现性绘画异同第37-38页
        5.1.1 中西表现性绘画的差异原则第37-38页
        5.1.2 中西表现性绘画的共性原则第38页
    5.2 自我创作中有关表现性绘画语言的实践第38-41页
        5.2.1 表现主义对笔者的影响第39页
        5.2.2 自我创作中运用表现性绘画语言进行实践第39-41页
    5.3 当代艺术下表现性绘画的问题思考及未来发展第41-44页
        5.3.1 当代表现性绘画存在的局限问题第41-42页
        5.3.2 思考当代表现性绘画未来的发展第42-44页
第六章 结语与拓展第44-45页
注释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展经历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不完备合同的补充规则
下一篇: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情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