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2.1 验证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1.2.2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因素相关研究第14-16页
        1.2.3 人口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4 文献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创新点第18-19页
        1.4.2 可能的不足第19-20页
第2章 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0-30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3页
        2.1.1 人口老龄化概念第20页
        2.1.2 货币政策效果的概念第20-21页
        2.1.3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第21-23页
    2.2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第23-27页
        2.2.1 货币渠道的传导理论第24页
        2.2.2 信贷渠道的传导理论第24-27页
    2.3 生命周期理论第27-28页
    2.4 人口老龄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分析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第30-37页
    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第30-34页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第30-32页
        3.1.2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原因第32-33页
        3.1.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第33-34页
    3.2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阶段性介绍第34-36页
        3.2.1 1984 -1997以反通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第34页
        3.2.2 1998 -2002以反通缩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第34-35页
        3.2.3 2003 -2007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货币政策第35页
        3.2.4 2008 -2010恢复经济并保持平稳增长的货币政策第35页
        3.2.5 2011 年至今稳健的货币政策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货币政策效果的时变效应检验第37-44页
    4.1 时变参数VAR模型估计原理介绍第37-39页
    4.2 数据选取和统计特征第39-40页
        4.2.1 数据选取第39-40页
        4.2.2 描述性统计第40页
    4.3 人口结构变化与货币政策效果时变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4.3.1 MCMC抽样有效性第40-41页
        4.3.2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5章 基于信贷传导机制的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实证检验第44-54页
    5.1 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介绍第44-46页
        5.1.1 状态空间模型第44-45页
        5.1.2 中介效应检验第45-46页
    5.2 数据选取和统计特征第46-47页
        5.2.1 数据选取第46页
        5.2.2 描述性统计第46-47页
    5.3 人口老龄化通过信贷渠道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第47-52页
        5.3.1 协整检验第47页
        5.3.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与估计第47-51页
        5.3.3 中介效应检验第51-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女性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