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9-3区块古近系东营组沉积分布规律和储层精细描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技术路线(基本论点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11-12页 |
1.5 主要认识和结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工区概况及精细地层对比 | 第14-26页 |
2.1 工区概况 | 第14-17页 |
2.1.1 地理位置及基本地质概况 | 第14-16页 |
2.1.2 开发现状 | 第16-17页 |
2.2 地层精细对比 | 第17-21页 |
2.2.1 地层划分方法分类及原则 | 第17-18页 |
2.2.2 地层划分标志与结果 | 第18-21页 |
2.3 断层钻遇及落实情况 | 第21-23页 |
2.3.1 断层对比及断点组合原则 | 第21页 |
2.3.2 断层落实情况 | 第21-22页 |
2.3.3 断层发育特征 | 第22-23页 |
2.3.4 构造图编制 | 第23页 |
2.4 构造特征 | 第23-24页 |
2.5 构造认识变化 | 第24-26页 |
第3章 沉积微相研究 | 第26-46页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第26-28页 |
3.2 沉积微相识别 | 第28-35页 |
3.2.1 岩相特征与沉积相标志 | 第29-31页 |
3.2.2 粒度曲线特征 | 第31页 |
3.2.3 沉积微相划分 | 第31-35页 |
3.3 微相分布特征 | 第35-37页 |
3.3.1 沉积微相在剖面上分布特征 | 第36页 |
3.3.2 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3.4 沉积演化简析 | 第37-46页 |
第4章 储层地质评价及地质静态模型 | 第46-78页 |
4.1 储层分布特征研究 | 第46-52页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2-55页 |
4.2.1 储层孔隙度分布特征 | 第52-53页 |
4.2.2 储层渗透率分布特征 | 第53-55页 |
4.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第55-59页 |
4.3.1 夹层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4.3.2 渗透率非均质性研究 | 第56-59页 |
4.3.3 粒度韵律 | 第59页 |
4.4 地质静态模拟 | 第59-78页 |
4.4.1 建模流程 | 第59-61页 |
4.4.2 静态模型的不确定性 | 第61-63页 |
4.4.3 模型范围和构造建模 | 第63-64页 |
4.4.4 三维沉积相建模 | 第64-70页 |
4.4.5 储量估算 | 第70-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