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语言文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敦煌变文语言文学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上编: 文学研究篇 | 第14-129页 |
第一章 传统文化典籍对变文创作的影响 | 第14-29页 |
第一节 从史籍文献中汲取创作的养料 | 第14-18页 |
第二节 从经学文献中采撷精华 | 第18-23页 |
第三节 变文对诗文的化用 | 第23-27页 |
第四节 对古籍故事情节的熔裁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变文文学技巧精熟与稚拙的糅合 | 第29-42页 |
第一节 简单与复杂交融的韵散关系 | 第29-33页 |
第二节 《伍子胥变文》的巧拙 | 第33-36页 |
第三节 《破魔变》的巧拙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王昭君变文》的巧拙 | 第37-42页 |
第三章 变文骈句探析 | 第42-64页 |
第一节 敦煌骈文概说 | 第42-47页 |
第二节 敦煌变文骈句的特殊个性 | 第47-59页 |
第三节 变文骈句在文中的作用 | 第59-64页 |
第四章 变文修辞手法研究 | 第64-103页 |
第一节 比喻 | 第65-66页 |
第二节 用典 | 第66-69页 |
第三节 拼字 | 第69-70页 |
第四节 设彩 | 第70-71页 |
第五节 借代 | 第71-72页 |
第六节 并提 | 第72-73页 |
第七节 连及 | 第73-74页 |
第八节 夸张 | 第74-76页 |
第九节 互文 | 第76页 |
第十节 错综 | 第76-81页 |
第十一节 旋造 | 第81-82页 |
第十二节 同异 | 第82-86页 |
第十三节 省略 | 第86-87页 |
第十四节 倒装 | 第87-94页 |
第十五节 多种修辞的结合使用 | 第94-103页 |
第五章 《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再研究 | 第103-116页 |
第一节 文本性质与作者 | 第103-108页 |
第二节 用韵的艺术成就 | 第108-116页 |
第六章 变文丑妇与古典美人描写手法之比较 | 第116-129页 |
第一节 美人、丑妇描写手法的差异 | 第117-126页 |
第二节 丑妇形象引起审美震撼的原因探析 | 第126-129页 |
下编:语词校释篇 | 第129-203页 |
敦煌变文语词校释 | 第129-203页 |
结语 | 第203-204页 |
附录: 敦煌变文骈句辑录 | 第204-2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30-2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进行的研究工作 | 第237-238页 |
后记 | 第238-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