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3页
2 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之原理第13-20页
    2.1 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之目的第13-14页
    2.2 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之基本架构第14-15页
        2.2.1 闲置土地的认定标准第14页
        2.2.2 闲置土地的认定程序第14-15页
        2.2.3 闲置土地的收回方式第15页
    2.3 制度内涵: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之行为性质第15-20页
        2.3.1 无偿收回行为的性质:强制性行政行为第16-18页
        2.3.2 有偿收回行为的性质:非强制性行政行为第18-20页
3 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之现实问题第20-27页
    3.1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双重角色混乱第20-21页
    3.2 利害关系人的实体权利保障力度匮乏第21-24页
        3.2.1 无偿收回方式:剥夺土地使用权人及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第21-23页
        3.2.2 有偿收回方式:土地闲置的责任认定不合理第23-24页
    3.3 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性利益诉求机制缺乏第24-27页
        3.3.1 闲置土地的认定程序不完善第24-25页
        3.3.2 缺乏抵押权人的利益表达机制第25-27页
4 闲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之困境破解第27-34页
    4.1 实现双重身份和职责的统一化第27-28页
    4.2 完善对土地使用权人实体利益的保障第28-30页
        4.2.1 无偿收回方式:设立单方解除合同权第28-29页
        4.2.2 土地闲置责任认定:因果关系的功能回归第29-30页
    4.3 完善对利害关系人程序利益的保护第30-34页
        4.3.1 闲置土地认定程序:引入第三方和设立救济方式第30-32页
        4.3.2 土地抵押权人的利益保障机制:设立异议权第32-34页
5 结语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校园欺凌立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