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离子检测及细胞成像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7页
    1.1 引言第17-18页
    1.2 分子荧光探针第18-22页
        1.2.1 荧光产生原理第18-19页
        1.2.2 分子荧光探针的组成第19页
        1.2.3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19-20页
        1.2.4 影响分子荧光的环境因素第20-22页
    1.3 荧光探针响应机理及发展现状第22-32页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第22-25页
        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机理第25-26页
        1.3.3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理第26-28页
        1.3.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第28-29页
        1.3.5 激基缔合物机理第29-30页
        1.3.6 螯合增强荧光第30-32页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2-33页
        1.4.1 立题背景第32-33页
        1.4.2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第33页
    1.5 参考文献第33-47页
第二章 新型久洛尼定席夫碱荧光探针用于Al~(3+)的测定第47-59页
    2.1 引言第47页
    2.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2.2.1 仪器第47页
        2.2.2 试剂第47-48页
        2.2.3 探针L1的合成第48页
        2.2.4 光谱性质的测定方法第48页
        2.2.5 细胞实验第48-4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2.3.1 Al~(3+)对L1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第49页
        2.3.2 探针L1对Al~(3+)的荧光响应第49-50页
        2.3.3 探针L1对Al~(3+)测定的选择性第50-51页
        2.3.4 光稳定性第51页
        2.3.5 探针L1与Al~(3+)的结合模式第51-53页
        2.3.6 细胞成像第53页
        2.3.7 探针L1与现有Al~(3+)荧光探针的比较第53-54页
    2.4 小结第54页
    2.5 参考文献第54-59页
第三章 基于荧光素的双功能席夫碱荧光探针用于Cu~(2+)和Al~(3+)的测定第59-79页
    3.1 引言第59-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2.1 仪器第60页
        3.2.2 试剂第60-61页
        3.2.3 探针L2的合成第61页
        3.2.4 光谱性质的测定方法第61-62页
        3.2.5 红外样品制备第62页
        3.2.6 细胞实验第6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2-72页
        3.3.1 荧光光谱研究第62-63页
        3.3.2 L2对Cu~(2+)和Al~(3+)的荧光检测第63-68页
        3.3.3 L2与Cu~(2+)和Al~(3+)的结合模式第68-71页
        3.3.4 毒性试验和细胞成像第71-72页
    3.4 小结第72页
    3.5 参考文献第72-79页
第四章 一种蒽醌席夫碱比色荧光探针对Cu~(2+)和S2-的检测第79-101页
    4.1 引言第79-80页
    4.2 实验部分第80-82页
        4.2.1 仪器第80页
        4.2.2 试剂第80页
        4.2.3 探针L3的合成第80-81页
        4.2.4 光谱性质的测定方法第81页
        4.2.5 红外样品制备第81页
        4.2.6 细胞实验第81-8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2-96页
        4.3.1 比色法检测Cu~(2+)第82-84页
        4.3.2 荧光法检测Cu~(2+)第84-86页
        4.3.3 pH影响及光稳定性研究第86-87页
        4.3.4 L3与Cu~(2+)的结合模式第87-89页
        4.3.5 L3-Cu~(2+)组合探针选择性地识别检测S~(2-)第89-93页
        4.3.6 实际应用第93-94页
        4.3.7 细胞荧光显微成像第94-96页
    4.4 结论第96页
    4.5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第五章 一种比率型比色荧光探针用于检测水体系及细胞内的CN~-第101-119页
    5.1 引言第101-102页
    5.2 实验部分第102-103页
        5.2.1 仪器第102页
        5.2.2 试剂第102页
        5.2.3 探针L4的合成第102-103页
        5.2.4 光谱性质的测定方法第103页
        5.2.5 细胞实验第10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3-112页
        5.3.1 L4对CN~-的紫外吸收光谱响应第103-105页
        5.3.2 L4对CN~-的荧光光谱响应第105-106页
        5.3.3 pH的影响及光稳定性研究第106-107页
        5.3.4 L4对CN~-的传感检测机制第107-110页
        5.3.5 反应动力学第110-111页
        5.3.6 细胞成像研究第111-112页
    5.4 小结第112页
    5.5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9-121页
    6.1 总结第119-120页
    6.2 展望第120-121页
附录 本论文中探针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HR)、核磁共振碳谱(~(13)CNHR)、高分辨质谱(HRMS)图第121-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131-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智能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碳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去除饮用水中三氯硝基甲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