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1.1.1 煤矸石的产生及危害 | 第10-11页 |
| 1.1.2 煤矸山复垦治理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1.2.1 矿区复垦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 第13-14页 |
| 1.2.2 矿区复垦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研究 | 第14-15页 |
| 1.2.3 矿区复垦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 2.2.1 土样采集与处理 | 第21-22页 |
| 2.2.2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2.2.3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 2.3 土样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 2.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2.3.2 土壤重金属全量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2.3.3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 2.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2.4.1 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24页 |
| 2.4.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24-25页 |
| 2.5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25-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 3.1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理化性质 | 第26-29页 |
| 3.1.1 3种复垦样地和CK样地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差异 | 第26-27页 |
| 3.1.2 3种复垦样地和CK样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差异 | 第27-28页 |
| 3.1.3 3种复垦样地和CK样地土壤粒度差异 | 第28-29页 |
| 3.2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污染状况评价 | 第29-34页 |
| 3.2.1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重金属全量差异 | 第29-31页 |
| 3.2.2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 第31-34页 |
| 3.3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生物有效性 | 第34-36页 |
| 3.4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 3.4.1 影响有效态Cd含量的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 3.4.2 影响有效态Pb含量的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 3.4.3 影响有效态Cu含量的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 4 讨论 | 第40-42页 |
| 4.1 3种复垦年限样地重金属全量存在显著差异 | 第40页 |
| 4.2 3种复垦年限样地土壤有效态明显低于原地貌普通灌草地(CK) | 第40页 |
| 4.3 土壤有机质、CEC和黏粒含量是影响煤矸山复垦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关键因子 | 第40-42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 5.1 结论 | 第42-43页 |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