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3.2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1.3.3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第15-17页 |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 | 第17-25页 |
2.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 第17页 |
2.1.1 社会实践 | 第17页 |
2.1.2 大学生社会实践 | 第17页 |
2.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 | 第17-20页 |
2.2.1 专业研究型社会实践 | 第18-19页 |
2.2.2 思想素养型社会实践 | 第19页 |
2.2.3 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 | 第19-20页 |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 | 第20-25页 |
2.3.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引方向 | 第21-22页 |
2.3.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 第22-23页 |
2.3.3 以大学生为本是二者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23-25页 |
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 第25-31页 |
3.1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 第25-28页 |
3.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理论 | 第25页 |
3.1.2 列宁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论述 | 第25-26页 |
3.1.3 新中国历届领导人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论述 | 第26-28页 |
3.2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原则 | 第28-31页 |
3.2.1 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28页 |
3.2.2 同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第28-29页 |
3.2.3 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 第29页 |
3.2.4 多方受益的原则 | 第29-30页 |
3.2.5 真实有效的原则 | 第30-31页 |
4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4.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4.1.1 强调社会实践,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 第31-32页 |
4.1.2 偏重校内活动,忽视校内校外联动 | 第32页 |
4.1.3 重视思想认知,忽视行动落实 | 第32页 |
4.1.4 注重实践形式,忽视实践内容 | 第32-33页 |
4.2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4.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深入 | 第33页 |
4.2.2 与社区联系不够紧密 | 第33-34页 |
4.2.3 管理不够完善 | 第34页 |
4.2.4 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 第34-35页 |
5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策略 | 第35-49页 |
5.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思想保障 | 第35-39页 |
5.1.1 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35-38页 |
5.1.2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38-39页 |
5.2 强化与社区的联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场所 | 第39-43页 |
5.2.1 强化与城市社区的联系,延伸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 | 第40-41页 |
5.2.2 强化与农村社区的联系,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场域 | 第41-42页 |
5.2.3 规范大学生社区服务流程,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 | 第42-43页 |
5.3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 | 第43-49页 |
5.3.1 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 | 第43-45页 |
5.3.2 加强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和监督实施 | 第45-46页 |
5.3.3 做好社会实践总结和评价工作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