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 公主寺基本情况 | 第6-8页 |
二 选题缘起 | 第8页 |
三 研究动态 | 第8页 |
四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8-9页 |
五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公主寺过殿彩塑概述 | 第10-22页 |
第一节 过殿主佛坛塑像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十八罗汉像 | 第13-18页 |
第三节 过殿其他塑像 | 第18-22页 |
第二章 过殿彩塑造像考 | 第22-43页 |
第一节 毗卢遮那佛手印考 | 第22-32页 |
一、毗卢遮那佛的涵义 | 第22-23页 |
二、毗卢遮那佛的几种手印 | 第23-24页 |
三、过殿毗卢佛手印考 | 第24-32页 |
第二节 过殿罗汉身份考 | 第32-43页 |
一、佛经中的罗汉 | 第32-33页 |
二、罗汉图像 | 第33-34页 |
三、过殿罗汉定名 | 第34-43页 |
第三章 山西地区明代彩塑的艺术特色——以公主寺彩塑为出发点 | 第43-51页 |
第一节 彩塑组合样式在对称变化中的谐调统一 | 第43-46页 |
第二节 造型语言在类型化与个性化中的谐调统一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审美风尚在神性化与世俗化中的谐调统一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