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 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水体质量监测研究 | 第12-14页 |
·水质监测概念及内容 | 第12页 |
·水质监测的方法 | 第12-14页 |
·水体质量评价研究 | 第14-15页 |
·水体质量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 第14页 |
·水体质量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水体环境污染防治研究 | 第15-17页 |
·水体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水体污染防治研究 | 第16-17页 |
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1 研究区域介绍 | 第18页 |
·自然地理简介 | 第18页 |
·社会经济简介 | 第1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质监测及分析 | 第18-19页 |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质评价 | 第19页 |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 第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水样监测指标及方法 | 第19页 |
·水质评价方法 | 第19-23页 |
·单因子指数法 | 第2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1-23页 |
·水质评价执行的评价标准 | 第2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页 |
4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质监测及分析 | 第24-35页 |
1 水质监测结果 | 第24-32页 |
2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及可能来源分析 | 第32-33页 |
·水体中主要污染物 | 第32-33页 |
·主要污染物来源 | 第33页 |
3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质评价 | 第35-46页 |
1 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的选择 | 第35-38页 |
2 水质评价 | 第38-45页 |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 第38-3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9-45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9-40页 |
·确定评各评价指标对Ⅰ~Ⅴ类水标准的隶属函数 | 第40-43页 |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质面临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 第46-51页 |
1 浏阳河长沙县段水质面临的问题及特点 | 第46-47页 |
·有机物污染长期存在,且相当严重 | 第46页 |
·无机物污染时有出现,不容忽视 | 第46-47页 |
·水体污染程度,呈现逐渐增加趋势 | 第47页 |
2 对策和建议 | 第47-48页 |
·加强水质监测,完善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机制 | 第47页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 第47页 |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废弃物处理的基础建设 | 第47-48页 |
·强化民众水体环境保护意识 | 第48页 |
3 流域污染防治针对性措施 | 第48-51页 |
·污染源头控制 | 第48-49页 |
·居民生活污染源控制 | 第48-49页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 第49页 |
·工业污染源节能减排 | 第49页 |
·污染水体治理和修复 | 第49-50页 |
·科技攻关 | 第49-50页 |
·陆域治理与水域治理相结合 | 第50页 |
·流域水体管理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