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可逆水印技术 | 第14-16页 |
·栅格图像可逆水印技术 | 第14-15页 |
·矢量图形可逆水印技术 | 第15-16页 |
·研究前景 | 第16页 |
·二维CAD工程图形数字水印技术 | 第16-19页 |
·二维CAD工程图形数据特点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前景 | 第18-19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19-21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于改进量化索引调制的二维CAD工程图可逆水印算法 | 第21-37页 |
·引言 | 第21页 |
·传统量化索引调制技术 | 第21-23页 |
·单极性系数的抖动调制算法 | 第21-22页 |
·双极性系数的抖动调制算法 | 第22-23页 |
·改进量化索引调制技术 | 第23-26页 |
·水印嵌入方法 | 第24-25页 |
·水印提取与数据恢复方法 | 第25页 |
·安全性提升策略 | 第25-26页 |
·水印算法描述 | 第26-30页 |
·二维CAD工程图及顶点信息变换 | 第26-27页 |
·水印生成 | 第27-28页 |
·水印嵌入 | 第28页 |
·水印提取与图形恢复 | 第28页 |
·存取精度与量化步长的选取 | 第28-30页 |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30-35页 |
·水印容量分析 | 第32页 |
·不可见性分析 | 第32-34页 |
·鲁棒性分析 | 第34-35页 |
·算法安全性分析 | 第35页 |
·算法复杂性分析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面向二维CAD工程图的小波域可逆水印算法 | 第37-45页 |
·引言 | 第37页 |
·顶点LPM变换与顶点小波变换 | 第37-38页 |
·顶点LPM变换 | 第37-38页 |
·顶点小波变换 | 第38页 |
·水印算法描述 | 第38-40页 |
·水印生成 | 第38页 |
·水印嵌入 | 第38-39页 |
·水印提取与图形恢复 | 第39页 |
·存取精度与量化步长的选取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0-44页 |
·可逆性 | 第40-42页 |
·不可见性 | 第42-43页 |
·水印容量 | 第43页 |
·鲁棒性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差值扩展技术的二维CAD工程图可逆水印算法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页 |
·传统差值扩展技术 | 第45-46页 |
·改进差值扩展技术 | 第46-47页 |
·水印嵌入方法 | 第46-47页 |
·水印提取与数据恢复方法 | 第47页 |
·水印算法描述 | 第47-48页 |
·水印生成 | 第47页 |
·水印嵌入 | 第47-48页 |
·水印提取与图形恢复 | 第48页 |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8-52页 |
·可逆性 | 第51页 |
·不可见性 | 第51页 |
·水印容量 | 第51-52页 |
·鲁棒性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3-64页 |
·开发环境 | 第53页 |
·水印系统设计 | 第53-54页 |
·水印系统实现 | 第54-63页 |
·CAD工程图形文件的读写与编辑 | 第54-55页 |
·水印信息处理 | 第55-56页 |
·水印算法实现 | 第56-62页 |
·系统主要功能界面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