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 | 第18-27页 |
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 | 第18-19页 |
2.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9-20页 |
2.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0-21页 |
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2.2.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2.2.2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 第22-23页 |
2.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第23-24页 |
2.2.4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4页 |
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3.1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 第24-25页 |
2.3.2 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途径 | 第25页 |
2.3.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 第27-44页 |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取得的成绩 | 第27-29页 |
3.1.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 第27-28页 |
3.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 第28-29页 |
3.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 第29页 |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 第29-37页 |
3.2.1 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 第29-31页 |
3.2.2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 | 第31-34页 |
3.2.3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服务不同步 | 第34-36页 |
3.2.4 城乡基本就业服务不均衡 | 第36-37页 |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 第37-43页 |
3.3.1 “以经济增长为主”发展理念的制约 | 第37-38页 |
3.3.2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供给结构固化 | 第38-40页 |
3.3.3 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3.3.4 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估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41-42页 |
3.3.5 农民需求表达渠道不畅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策略 | 第44-56页 |
4.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44-47页 |
4.1.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4.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 第45-47页 |
4.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 第47-53页 |
4.2.1 破除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 | 第47页 |
4.2.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 第47-48页 |
4.2.3 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机制改革 | 第48-50页 |
4.2.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评估机制 | 第50-52页 |
4.2.5 畅通农民需求表达渠道 | 第52-53页 |
4.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 第53-55页 |
4.3.1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 第53-54页 |
4.3.2 加快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第54页 |
4.3.3 提高农村基本社会保险服务 | 第54-55页 |
4.3.4 推动农村基本就业创业服务 | 第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