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神农香菊单萜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对野菊的遗传转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1 萜类化合物研究第10页
        1.1.2 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研究第10-11页
    1.2 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第12页
        1.2.2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第12-13页
        1.2.3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第13页
        1.2.4 异戊烯基转移酶第13-14页
        1.2.5 萜类合酶(TPS)第14-16页
    1.3 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1 遗传转化的技术方法的研究第16-17页
        1.3.2 菊花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第17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2 神农香菊TPS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9-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2.1 神农香菊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第19页
        2.2.2 神农香菊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19页
        2.2.3 引物设计第19-20页
        2.2.4 TPS基因PCR扩增第20页
        2.2.5 T载体连接及测序第20-21页
        2.2.6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27页
        2.3.1 总RNA电泳及浓度检测第21-22页
        2.3.2 TPS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2-23页
        2.3.3 CiTPS基因结构域分析第23页
        2.3.4 CiTPS基因的理化性质分析第23-24页
        2.3.5 CiTPS氨基酸序列比对第24-25页
        2.3.6 CiTPS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第25-26页
        2.3.7 CiTPS基因的蛋白质分析第26-27页
    2.4 小结第27-29页
3 CiTP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烟草第29-40页
    3.1 实验材料第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3页
        3.2.1 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页
        3.2.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30页
        3.2.3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0-31页
        3.2.4 植物表达载体及空载体转化农杆菌第31页
        3.2.5 烟草叶盘法转化及再生第31-32页
        3.2.6 转CiTPS基因烟草鉴定第32页
        3.2.7 转CiTPS基因烟草不同株系的qRT-PCR检测第32-33页
        3.2.8 不同株系烟草的播种第33页
        3.2.9 转CiTPS基因烟草不同株系的叶片分泌物质检测第3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3.3.1 中间表达载体构建第33-34页
        3.3.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34-35页
        3.3.3 农杆菌菌液PCR第35页
        3.3.4 烟草叶盘法转化及再生第35-36页
        3.3.5 转基因烟草株系检测第36-37页
        3.3.6 不同转基因烟草株系qRT-PCR第37-38页
        3.3.7 转基因烟草叶片分泌物检测第38-39页
    3.4 小结第39-40页
4 野菊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化野菊第40-49页
    4.1 实验材料第40页
    4.2 实验方法第40-43页
        4.2.1 野菊无菌苗培养第40页
        4.2.2 野菊叶片分化体系优化第40-41页
        4.2.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条件优化第41页
        4.2.4 野菊叶盘法转化及再生第41-42页
        4.2.5 转CiTPS基因野菊鉴定第42-4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4.3.1 野菊叶片分化培养基的确定第43页
        4.3.2 叶盘分化培养基中卡那霉素(Kana)浓度的筛选第43-44页
        4.3.3 卡那霉素(Kana)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第44页
        4.3.4 头孢霉素(Cef)抑菌浓度的筛选第44-45页
        4.3.5 预培养时间的确定第45页
        4.3.6 农杆菌侵染时间的确定第45-46页
        4.3.7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第46页
        4.3.8 野菊叶盘法转化及再生第46页
        4.3.9 转基因野菊株系检测第46-48页
    4.4 小结第48-49页
讨论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枣疯病发生过程中差异表达NAC转录因子筛选及功能初步鉴定
下一篇:三种观赏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生理及形态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