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稻田氮磷流失影响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农业面源污染原因、现状、防治第11-12页
        1.1.1 农业面源污染原因第11页
        1.1.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第11-12页
        1.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第12页
    1.2 生物炭理化性质第12-13页
    1.3 生物炭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页
    1.4 生物炭促进农作物对土壤氮磷的吸收第13-14页
        1.4.1 生物炭促进农作物生长第13页
        1.4.2 生物炭提高肥料利用率第13-14页
    1.5 生物炭对土壤氮、磷吸附作用第14页
        1.5.1 生物炭的吸附机制第14页
        1.5.2 生物炭增加土壤氮、磷的吸附效率第14页
    1.6 生物炭促进土壤中氮、磷的迁移转化第14-16页
        1.6.1 生物炭促进氮素的迁移转化第14-15页
        1.6.2 生物炭促进磷素的迁移转化第15-16页
    1.7 生物炭减少土壤氮、磷的流失第16-17页
        1.7.1 生物炭降低田面水中氮磷的流失第16页
        1.7.2 生物炭减少养分的淋失第16-17页
        1.7.3 生物炭减少土壤氨挥发的损失第17页
第二章 引言第17-19页
    2.1 选题依据与背景第17-18页
    2.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19页
        2.2.1 研究内容第18页
        2.2.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2.3 技术路线第19页
        2.2.4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3.1 供试点基础信息第19-20页
    3.2 供试土壤和生物炭第20页
    3.3 试验设计第20-22页
    3.4 样品采集与测定第22-24页
        3.4.1 径流水样的采集第22页
        3.4.2 淋溶水样的采集第22-23页
        3.4.3 田面水的采集第23页
        3.4.4 植株样采集第23页
        3.4.5 土样采集第23页
        3.4.6 测定方法第23-24页
    3.5 计算与数据处理第24-25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2页
    4.1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茎高的影响第25-26页
    4.2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水稻养分积累的影响第26-27页
    4.3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基本养分的影响第27-28页
    4.4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第28-30页
    4.5 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第30页
    4.6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影响第30-35页
        4.6.1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田面水氮形态浓度变化影响第30-33页
        4.6.2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田面水磷形态浓度变化影响第33-35页
    4.7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不同深度淋溶水氮磷浓度影响第35-40页
        4.7.1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不同深度淋溶水氮形态浓度影响第35-38页
        4.7.2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淋溶水磷形态浓度变化影响第38-40页
    4.8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径流氮、磷流失影响量及流失率影响第40-42页
        4.8.1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径流氮、磷流失量及流失率影响第40-41页
        4.8.2 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径流氮磷流失形态影响第41-42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2-45页
    5.1 讨论第42-44页
    5.2 结论第44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铃薯避荫反应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下一篇:茶树中与类黄酮合成相关的CsWD40基因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