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光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论文

激光熔化沉积分区扫描成形TC4构件应力变形控制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第14-17页
        1.1.1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原理第14-15页
        1.1.2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的特点第15页
        1.1.3 钛合金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发展及应用第15-17页
    1.2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第17-18页
        1.2.1 热应力控制问题第17-18页
        1.2.2 成形件内部质量控制问题第18页
    1.3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研究现状第18-22页
        1.3.1 残余应力及变形问题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钛合金成形件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3 扫描策略优化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2-23页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案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TC4成形基础工艺优化第25-37页
    2.1 激光熔化沉积加工系统第25-29页
        2.1.1 激光发生及传输模块第26页
        2.1.2 粉末输送模块第26-28页
        2.1.3 冷却水循环模块第28-29页
        2.1.4 控制及运动执行模块第29页
    2.2 主要检测设备第29-31页
        2.2.1 面结构光三维测量设备第29-30页
        2.2.2 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设备第30-31页
        2.2.3 金相观测设备第31页
    2.3 激光熔化沉积成形TC4钛合金基础工艺研究第31-36页
        2.3.1 TC4粉末材料选择第31-32页
        2.3.2 工艺参数对沉积层几何形状影响规律第32-34页
        2.3.3 最优工艺参数匹配第34-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热行为机理及分区扫描调控温度场作用第37-47页
    3.1 成形过程热行为机理第37-39页
        3.1.1 热应力产生机理第37-38页
        3.1.2 翘曲变形机理第38-39页
        3.1.3 残余应力的演变第39页
    3.2 激光熔化沉积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第39-42页
        3.2.1 热源模型第39-40页
        3.2.2 传热模型第40页
        3.2.3 边界条件第40-41页
        3.2.4 单元生死第41页
        3.2.5 材料热物性参数第41-42页
        3.2.6 模型建立第42页
    3.3 分区扫描策略调控温度场仿真结果第42-46页
        3.3.1 连续及分区扫描策略指定第42-43页
        3.3.2 分区扫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第43-44页
        3.3.3 分区扫描对节点热历史的影响第44-45页
        3.3.4 分区扫描对节点温度梯度的影响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分区扫描策略优化及其对变形与残余应力的影响第47-61页
    4.1 分区与连续扫描下应力及变形对比第47-50页
        4.1.1 不同扫描策略对基底翘曲变形的影响第47-48页
        4.1.2 不同扫描策略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第48-50页
    4.2 分区策略优化第50-59页
        4.2.1 由外而内区域跳转顺序的定义第50-52页
        4.2.2 不同分区扫描方式对基底变形的影响第52-55页
        4.2.3 不同分区扫描方式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第55-59页
    4.3 组合式分区扫描策略成形大型钛合金件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分区扫描成形TC4构件组织及性能研究第61-72页
    5.1 结构件成形过程及结果第61-63页
    5.2 分区扫描策略对成形件宏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3-67页
        5.2.1 主要相及微观组织状态第63-65页
        5.2.2 致密度与微观缺陷第65-67页
    5.3 分区扫描策略对成形件性能的影响第67-71页
        5.3.1 拉伸性能第67-69页
        5.3.2 拉伸断口分析第6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72-73页
    6.2 本文的创新性第73页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致谢第81-8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磨粒流动辅助电化学复合光整加工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MW燃机闭式叶轮高效电解预加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