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性经验的搜狐墨客交互设计跟随策略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 第14页 |
1.1.2 移动APP产品同质化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框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产品跟随策略与感性经验模型 | 第20-31页 |
2.1 产品跟随策略与感性经验概念解析 | 第20-21页 |
2.1.1 产品跟随策略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制造业产品跟随策略的模式 | 第20页 |
2.1.3 感性经验的概念解析 | 第20-21页 |
2.1.4 感性经验与使用者经验模型 | 第21页 |
2.2 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中的产品跟随案例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制造业中的案例分析 | 第21-22页 |
2.2.2 信息服务业中的产品跟随策略案例分析 | 第22-25页 |
2.3 基于感性经验的设计模型 | 第25-26页 |
2.3.1 产品设计中的使用者经验模型 | 第25页 |
2.3.2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感性经验模型 | 第25-26页 |
2.4 基于感性经验的交互设计跟随策略模型 | 第26-29页 |
2.4.1 意义经验的产品跟随设计 | 第27-28页 |
2.4.2 活动经验的产品跟随设计 | 第28页 |
2.4.3 美感经验的产品跟随设计 | 第28-29页 |
2.5 搜狐墨客跟随策略的价值与设计挑战 | 第29-31页 |
2.5.1 搜狐墨客跟随策略的价值 | 第29-30页 |
2.5.2 搜狐墨客跟随策略中的设计挑战 | 第30-31页 |
第3章 搜狐墨客的产品定位与设计跟随策略 | 第31-48页 |
3.1 写作社区类APP的背景研究 | 第31-33页 |
3.1.1 写作社区类APP的分类 | 第31-32页 |
3.1.2 写作社区类APP的特征 | 第32-33页 |
3.2 搜狐墨客被跟随产品和竞品分析 | 第33-39页 |
3.2.1 被跟随产品的分析 | 第33-36页 |
3.2.2 竞品分析 | 第36-39页 |
3.3 搜狐墨客的用户基本特征 | 第39-45页 |
3.3.1 目标用户的调研 | 第39-41页 |
3.3.2 目标用户的特征 | 第41-42页 |
3.3.3 目标用户的需求分析 | 第42-45页 |
3.4 搜狐墨客的设计跟随策略 | 第45-48页 |
3.4.1 基于意义经验分析产品定位跟随原则 | 第45页 |
3.4.2 基于活动经验分析交互设计跟随原则 | 第45-46页 |
3.4.3 基于美感经验分析视觉设计跟随原则 | 第46-48页 |
第4章 搜狐墨客基于感性经验模型设计与实现 | 第48-72页 |
4.1 基于跟随策略的搜狐墨客交互设计 | 第48-61页 |
4.1.1 用户任务流程设计 | 第48-49页 |
4.1.2 产品功能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4.1.3 整体交互线框图设计 | 第50-54页 |
4.1.4 操作反馈设计 | 第54-61页 |
4.2 基于跟随策略的搜狐墨客视觉设计 | 第61-67页 |
4.2.1 视觉分格定位 | 第62-63页 |
4.2.2 高保真 | 第63-67页 |
4.3 搜狐墨客可用性测试与用户访谈 | 第67-72页 |
4.3.1 可用性测试背景及目的 | 第67页 |
4.3.2 可用性测试方法 | 第67-68页 |
4.3.3 可用性测试与用户访谈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B 关于写作社区类APP的调查问卷 | 第77-80页 |
附录C 可用性测试记录表 | 第80-84页 |
附录D 搜狐墨客视觉设计 | 第84-85页 |
附录E 搜狐墨客操作反馈问题及修改规范 | 第85-87页 |
附录F 搜狐墨客控件反馈问题及修改规范 | 第87-88页 |
附录G 毕业设计展板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