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城市污泥的产生、处理与处置 | 第13-19页 |
| ·城市污泥的产生 | 第13页 |
| ·污泥来源、分类与性质 | 第13-17页 |
|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第17-19页 |
| ·污泥脱水 | 第19-21页 |
|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 | 第19-20页 |
| ·污泥调理 | 第20-21页 |
| ·胞外聚合物的组成、性质及其影响 | 第21-23页 |
| ·胞外聚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 第21-22页 |
| ·胞外聚合物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22页 |
| ·胞外聚合物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胞外聚合物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影响 | 第23页 |
| ·Fenton体系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23-29页 |
| ·Fenton体系分类 | 第24-25页 |
| ·Fenton调理稳定剩余污泥的机制 | 第25-26页 |
| ·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 ·Fenton体系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9-31页 |
| ·选题背景 | 第29页 |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第2章 Fenton氧化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 第31-42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2-3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药品 | 第33页 |
| ·实验主要参数测定方法 | 第33-35页 |
| ·pH的测定 | 第33页 |
| ·污泥过滤比阻的测定 | 第33-34页 |
| ·CST的测定 | 第34页 |
| ·污泥SV测定 | 第34-35页 |
| ·显微镜照片 | 第35页 |
| ·供试污泥 | 第35页 |
| ·实验内容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 ·酸处理与Fenton反应处理污泥比较 | 第35-36页 |
| ·初始pH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反应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H_2O_2和Fe~(2+)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回调pH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回调pH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3章 光Fenton氧化破解剩余污泥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 第42-54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2-43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 ·实验主要参数测定方法 | 第43-46页 |
| ·pH的测定 | 第43页 |
| ·SCOD的测定 | 第43-45页 |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45页 |
| ·多聚糖浓度的测定 | 第45-46页 |
| ·污泥过滤比阻的测定 | 第46页 |
| ·含水(固)率的测定 | 第46页 |
| ·供试污泥 | 第46-47页 |
| ·实验内容 | 第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光Fenton反应与紫外光照射、Fenton反应处理污泥比较 | 第47-48页 |
| ·初始pH值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反应时间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 ·H_2O_2和Fe~(2+)投加量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50-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