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Er,Yb:(LaLu)2O3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光谱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稀土离子发光第10-16页
        1.2.1 稀土离子的发光机理第10-12页
        1.2.2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机制第12-14页
        1.2.3 Er~(3+)的特点第14-15页
        1.2.4 Yb~(3+)的特点第15-16页
        1.2.5 Er~(3+)-Yb~(3+)共掺体系的作用第16页
    1.3 基质的选取第16-17页
        1.3.1 Lu_2O_3透明陶瓷第16-17页
        1.3.2 La_2O_3透明陶瓷第17页
    1.4 透明陶瓷材料的发展第17-19页
        1.4.1 透明陶瓷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2 透明陶瓷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3 透明陶瓷的应用领域第19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第19-21页
        1.5.1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柠檬酸燃烧法制备Er,Yb:(LaLu)_2O_3纳米粉体及表征第21-41页
    2.1 陶瓷粉体的制备第21-23页
    2.2 实验过程第23-25页
        2.2.1 实验原料第23页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23-24页
        2.2.3 Er,Yb:(LaLu)_2O_3粉体的制备流程第24-25页
    2.3 Er,Yb:(LaLu)_2O_3粉体的制备工艺条件第25-27页
        2.3.1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25-26页
        2.3.2 性能测试第26-27页
    2.4 前驱粉体的结构和形貌第27-37页
        2.4.1 煅烧温度对Er,Yb:(LaLu)_2O_3粉体性质的影响第27-29页
        2.4.2 煅烧时间对Er,Yb:(LaLu)_2O_3粉体性质的影响第29-30页
        2.4.3 La~(3+)掺杂量对Er,Yb:(LaLu)_2O_3粉体性质的影响第30-31页
        2.4.4 溶液pH值对Er,Yb:(LaLu)_2O_3粉体性质的影响第31-33页
        2.4.5 燃烧剂用量对Er,Yb:(LaLu)_2O_3粉体性质的影响第33-35页
        2.4.6 分散剂用量对Er,Yb:(LaLu)_2O_3粉体性质的影响第35-37页
    2.5 Er,Yb:(LaLu)_2O_3粉体的表征第37-40页
        2.5.1 Er,Yb:(LaLu)_2O_3粉体的荧光表征第37-38页
        2.5.2 Er,Yb:(LaLu)_2O_3粉体红外光谱分析第38-39页
        2.5.3 Er,Yb:(LaLu)_2O_3粉体的XRD分析第39页
        2.5.4 Er,Yb:(LaLu)_2O_3粉体能谱分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Er,Yb:(LaLu)_2O_3透明陶瓷的制备第41-56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陶瓷的常见制备方法第41-42页
    3.3 影响透明陶瓷透明度的因素第42-44页
    3.4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4-46页
        3.4.1 实验试剂第44-45页
        3.4.2 实验仪器设备第45-46页
    3.5 实验流程第46-47页
        3.5.1 陶瓷粉体的预处理第46页
        3.5.2 陶瓷坯体的成型第46-47页
        3.5.3 陶瓷的烧结第47页
        3.5.4 透明陶瓷的测试与表征第47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3.6.1 陶瓷样品的制备工艺条件第47-48页
        3.6.2 陶瓷制备的烧结工艺曲线第48页
        3.6.3 烧结温度的选择第48-50页
        3.6.4 烧结恒温时间的选择第50-52页
        3.6.5 烧结助剂对透明陶瓷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3.6.6 退火处理对透明陶瓷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3.7 Er,Yb:(LaLu)_2O_3陶瓷透过率分析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Er,Yb:(LaLu)_2O_3的光学性能分析第56-67页
    4.1 Er,Yb:(LaLu)_2O_3陶瓷的选择和测试第56-57页
        4.1.1 对比陶瓷样品的选择第56-57页
        4.1.2 性能测试第57页
    4.2 La~(3+)掺杂摩尔分数的选择第57页
    4.3 Yb~(3+)掺杂摩尔分数的选择第57-59页
    4.4 Er~(3+)掺杂摩尔分数的选择第59-65页
        4.4.1 Er:(LaLu)_2O_3陶瓷的荧光分析第59-61页
        4.4.2 Er:(LaLu)_2O_3上转换发光机制第61-62页
        4.4.3 Er,Yb:(LaLu)_2O_3陶瓷的荧光分析第62-64页
        4.4.4 Er~(3+)-Yb~(3+)上转换发光机制第64-65页
    4.5 Er,Yb:(LaLu)_2O_3陶瓷与粉体上转换发光强度对比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全文结论第67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67-68页
    5.3 研究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碳及其杂化材料的快速合成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