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金融风险及法律规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10-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互联网汽车金融及业务模式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互联网汽车金融 | 第17-19页 |
一、互联网汽车金融的萌芽及发展 | 第17-18页 |
二、互联网汽车金融定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互联网汽车金融的业务模式 | 第19-22页 |
一、P2P车贷 | 第19-20页 |
二、汽车众筹、互联网车险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互联网汽车金融主要风险及其原因 | 第22-30页 |
第一节 互联网汽车金融主要风险 | 第22-26页 |
一、服务主体市场准入风险 | 第22-24页 |
二、行业自治风险 | 第24-25页 |
三、企业内部治理风险 | 第25-26页 |
四、信用欺诈风险 | 第26页 |
第二节 互联网汽车金融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一、金融创新与监管难平衡 | 第26-27页 |
二、平台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27-28页 |
三、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国内外汽车金融风险的法律规制 | 第30-35页 |
第一节 互联网汽车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国内网下汽车金融监管启示 | 第31-32页 |
一、国内汽车金融监管的相关法规 | 第31页 |
二、新旧《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比较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国外网下汽车金融监管启示 | 第32-35页 |
一、美国:收紧到适度放开 | 第32-33页 |
二、德国:汽车银行体制 | 第33页 |
三、域外监管借鉴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互联网汽车金融风险法律规制路径探索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健全汽车金融监管体制 | 第35-37页 |
一、强化监管机构职能 | 第35页 |
二、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建议 | 第35-36页 |
三、协调行业自治机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规范互联网汽车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制度 | 第37-39页 |
一、健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二、坚持企业经营底线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及信息共享机制 | 第39-41页 |
一、完善社会信用基本法和配套法 | 第39-40页 |
二、征信数据有序开放与个人信息保护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 第41-43页 |
一、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 | 第41-42页 |
二、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