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3.2 专题小组法 | 第17页 |
1.3.3 专家咨询法 | 第17-18页 |
1.3.4 统计分析法 | 第18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1.5 研究对象和样本量 | 第19-20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5.2 样本量估计 | 第19-20页 |
2 听力损失相关危险因素 | 第20-24页 |
2.1 听力损失的定义 | 第20页 |
2.2 听力损失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第20-24页 |
2.2.1 环境因素 | 第20页 |
2.2.2 生物遗传因素 | 第20-22页 |
2.2.3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 第22-24页 |
3 中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测量工具研究 | 第24-27页 |
3.1 社会领域的测量 | 第24页 |
3.2 测量量表的内涵 | 第24页 |
3.3 潜在变量的内涵 | 第24-25页 |
3.4 测量量表编制方法研究 | 第25-26页 |
3.5 国内外听力损失危险因素的测量工具 | 第26页 |
3.6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26-27页 |
4 中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测评量表编制 | 第27-39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4.2 确定研究的基本要素—概念模型的形成 | 第27-28页 |
4.3 中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30页 |
4.4 测评量表条目的筛选与修正 | 第30-39页 |
4.4.1 专家咨询 | 第30-37页 |
4.4.2 预调查 | 第37-38页 |
4.4.3 测评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38页 |
4.4.4 测评量表的效度检验 | 第38-39页 |
5 中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测评量表实证研究 | 第39-68页 |
5.1 对象与方法 | 第39-40页 |
5.1.1 调查对象与样本量 | 第39页 |
5.1.2 量表结构 | 第39页 |
5.1.3 数据分析 | 第39-40页 |
5.1.4 质量控制 | 第40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40-68页 |
5.2.1 一般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5.2.2 听力损失情况分析 | 第41-42页 |
5.2.3 量表得分情况 | 第42-47页 |
5.2.4 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47-48页 |
5.2.5 量表的内容效度 | 第48-50页 |
5.2.6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55页 |
5.2.7 对修正后的量表重新进行信效度检验 | 第55-57页 |
5.2.8 量表的区分度 | 第57-59页 |
5.2.9 量表的敏感性检验 | 第59-61页 |
5.2.10 结构方程模型——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1-68页 |
6 讨论 | 第68-73页 |
6.1 中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测评量表的分析讨论 | 第68-71页 |
6.1.1 量表的整体编制开发过程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般规程 | 第68页 |
6.1.2 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 第68-69页 |
6.1.3 量表的修正 | 第69-71页 |
6.1.4 量表的应用 | 第71页 |
6.2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 第71-73页 |
6.2.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71页 |
6.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