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9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9-21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社保基金持股及股票波动性的特征分析 | 第22-35页 |
2.1 社保基金股市投资现状 | 第22-29页 |
2.1.1 社保基金的投资要求 | 第22-26页 |
2.1.2 社保基金的资产规模 | 第26页 |
2.1.3 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 | 第26-27页 |
2.1.4 社保基金的股票持仓状况 | 第27-29页 |
2.2 中国股票波动特征 | 第29-33页 |
2.2.1 股票波动性的衡量指标 | 第29-30页 |
2.2.2 股票整体的波动特征 | 第30-31页 |
2.2.3 社保股和普通股的波动特征 | 第31-33页 |
2.3 社保基金持股与股票波动性的关系分析 | 第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社保基金持股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5-42页 |
3.1 股票波动性的成因分析 | 第35-36页 |
3.1.1 股票波动性 | 第35页 |
3.1.2 影响股票波动性的因素 | 第35-36页 |
3.2 社保基金持股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路径 | 第36-39页 |
3.2.1 直接影响路径 | 第37-38页 |
3.2.2 间接影响路径 | 第38-39页 |
3.3 社保基金持股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博弈分析 | 第39-41页 |
3.3.1 博弈假设 | 第39-40页 |
3.3.2 博弈模型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PSM方法的社保基金是否持股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53页 |
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第42-44页 |
4.1.1 传统比较方法可能存在的偏差 | 第42页 |
4.1.2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基本思路 | 第42-44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44-47页 |
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4页 |
4.2.2 变量选择 | 第44-47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4.3.1 社保基金持股偏好分析 | 第47-49页 |
4.3.2 匹配变量的筛选 | 第49-50页 |
4.3.3 倾向得分匹配和匹配效果检验 | 第50-51页 |
4.3.4 平均处理效应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基于多元回归方法的社保基金持股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3-64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53-54页 |
5.1.1 社保基金持股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53页 |
5.1.2 社保基金持股异质性对股票波动性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53-54页 |
5.2 变量、模型和数据 | 第54-56页 |
5.2.1 变量选择 | 第54-55页 |
5.2.2 模型设定 | 第55-56页 |
5.2.3 数据来源 | 第56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8页 |
5.3.2 社保基金整体持股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3 社保基金不同持股深度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5.3.4 社保基金不同持股时长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5.3.5 社保基金不同持股广度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强化社保基金降低股票波动作用的政策建议 | 第64-66页 |
6.1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吸引社保基金注资 | 第64页 |
6.2 引导社保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促进投资环境良性循环发展 | 第64-65页 |
6.3 完善社保基金信息披露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 第65页 |
6.4 增大社保基金入市力度,规范社保基金投资行为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目录和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B 日内波动率、超额波动率和收益波动率计算示例 | 第75-81页 |
B.1 日内波动率 | 第76-78页 |
B.2 超额波动率 | 第78-79页 |
B.3 收益波动率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