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技术流程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0页
    2.1 地理位置第17页
    2.2 自然地理概况第17-19页
        2.2.1 地质地貌第17-18页
        2.2.2 气候水文状况第18页
        2.2.3 土壤植被状况第18页
        2.2.4 生态环境状况第18-19页
    2.3 社会经济概况第19-20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0-33页
    3.1 数据来源第20-27页
        3.1.1 MODIS数据第20-22页
        3.1.2 Landsat 8 OLI_TIRE数据第22-23页
        3.1.3 地面实测数据第23-24页
        3.1.4 DEM数据第24页
        3.1.5 气象数据第24-26页
        3.1.6 其他数据第26-27页
    3.2 数据预处理第27-30页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第27-28页
        3.2.2 其他数据预处理第28-30页
    3.3 植被指数因子提取第30-31页
    3.4 精度评价方法第31-33页
第四章 基于植被指数法的生物量遥感反演第33-44页
    4.1 基于MODIS影像的生物量估算回归模型第33-38页
        4.1.1 MODIS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第33-37页
        4.1.2 MODIS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估算优选模型精度验证第37-38页
    4.2 基于Landsat 8影像的生物量估算回归模型第38-44页
        4.2.1 Landsat 8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模型构建第38-42页
        4.2.2 Landsat 8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优选模型精度验证第42-44页
第五章 结合草高的草地生物量反演第44-51页
    5.1 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草高相关分析第44页
    5.2 结合草高生物量反演技术流程第44-45页
    5.3 结合草高的生物量多元回归模型构建与验证第45-48页
        5.3.1 MODIS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逐步回归模型构建与验证第45-47页
        5.3.2 Landsat8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逐步回归模型构建与验证第47-48页
    5.4 草地叶层高度的估算第48-49页
    5.5 估算草高的生物量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第49-51页
        5.5.1 MODIS-RVI的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第49-50页
        5.5.2 Landsat8-RVI的多元回归模型验证第50-51页
第六章 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草地生物量反演第51-63页
    6.1 支持向量机第51-54页
        6.1.1 最优分类平面第51-52页
        6.1.2 线性分类原理第52-54页
        6.1.3 非线性分类原理第54页
    6.2 支持向量机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第54-63页
        6.2.1 数据处理第54-55页
        6.2.2 核函数的选取第55页
        6.2.3 交叉验证第55-56页
        6.2.4 基于MODIS影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构建、验证和优选第56-59页
        6.2.5 基于Landsat8影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构建、验证和优选第59-63页
第七章 贵州草地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优选及估算第63-69页
    7.1 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优选第63-66页
    7.2 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与分析第66-69页
        7.2.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第66-67页
        7.2.2 草地地上生物量比重分析第67-69页
第八章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相关因子的关系第69-78页
    8.1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气温的关系第69-70页
    8.2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的关系第70-72页
    8.3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岩性的关系第72页
    8.4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行政区的关系第72-74页
    8.5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海拔的关系第74-75页
    8.6 贵州省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坡度的关系第75-78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9.1 结论第78-79页
    9.2 创新点第79页
    9.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录第86-97页
    1.MODIS影像列表第86-87页
    2.Landsat8影像列表第87-89页
    3.草地类型及编码表第89-92页
    4.贵州省各区(县)草地地上鲜重生物量统计表第92-94页
    5.贵州省各区(县)草地地上干重生物量统计表第94-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辣木的快速繁殖和引种栽培
下一篇:山羊精液稀释液的筛选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