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 印度电力市场现状研究 | 第12-15页 |
1.3.1 印度电力产业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2 印度能源产业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印度投资政策环境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项目可行的承包模式对比分析 | 第17-31页 |
2.1 可行性研究的定义 | 第17-20页 |
2.1.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2.1.2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 第18-19页 |
2.1.3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与目的 | 第19-20页 |
2.2 项目的建设施工模式研究 | 第20-26页 |
2.2.1 项目管理模式 | 第20-22页 |
2.2.2 项目承包模式 | 第22-26页 |
2.3 承包模式的差异分析 | 第26-29页 |
2.3.1 承包模式工作范围比较 | 第27页 |
2.3.2 承包模式风险分担比较 | 第27-28页 |
2.3.3 EPC模式与DB模式比较 | 第28-29页 |
2.4 项目选用EPC承包模式的依据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EPC模式下的项目可行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第31-44页 |
3.1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 第31-32页 |
3.2 海外EPC项目风险分析 | 第32-35页 |
3.2.1 承包商外部风险 | 第33-34页 |
3.2.2 承包商内部环境风险 | 第34-35页 |
3.3 海外EPC项目风险识别 | 第35-39页 |
3.3.1 风险识别概述 | 第35-36页 |
3.3.2 风险识别过程 | 第36-37页 |
3.3.3 海外EPC模式下承包商风险因素 | 第37-39页 |
3.4 风险评价方法理论体系 | 第39-42页 |
3.4.1 主观评分法 | 第39-41页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风险评价方法在印度电厂项目的应用 | 第44-59页 |
4.1 电厂建设背景介绍 | 第44-46页 |
4.2 电厂项目介绍 | 第46-49页 |
4.2.1 项目地理位置 | 第46-47页 |
4.2.2 项目临建设施 | 第47页 |
4.2.3 总平面布置 | 第47-48页 |
4.2.4 主要设备要求 | 第48-49页 |
4.3 A电厂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 | 第49-52页 |
4.4 A电厂的风险主观评分法应用分析 | 第52-58页 |
4.4.1 设计阶段风险识别 | 第52-53页 |
4.4.2 设计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 第53-54页 |
4.4.3 采购阶段风险识别 | 第54-55页 |
4.4.4 采购风险应对措施 | 第55-56页 |
4.4.5 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 | 第56-57页 |
4.4.6 施工阶段风险应对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